工業互聯網聯盟IIC和OpenFog聯盟已經同意合并。此舉將讓OpenFog成員正式加入到IIC組織,合并成員將繼續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包括開發和推廣霧和邊緣計算的行業指南和最佳實踐。預計組織細節將在2019年初敲定。
2014年3月,思科(Cisco)、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通用電氣(GE)、IBM和英特爾(Intel)五家一直都有專注物聯網領域的美國企業聯合起來,成立了工業互聯網聯盟(IIC,IndustrialInternetConsortium),拉開了美國工業領域網絡化的序幕。
事實上,當年的7月30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中國電子學會、中國互聯網協會、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北京大學國家競爭力研究院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聯盟(ChinaIntegrationandInnovationAllianceofInternetandIndustry,CIIAII)。
再到2016年2月1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制造企業,發起了中國的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AII,AllianceofIndustrialInternet)。
更有趣的是,美國的工業互聯網聯盟在2015年6月4日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參考架構》(IIRA,IndustrialInternetReferenceArchitecture),工業4.0研究院也及時的進行了翻譯,中文版全文可以在工業4.0創新平臺上找到。
在2016年8月12日,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也發布了《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雖然在官方網站看不到報告全文,但似乎與會成員拿到了相關印刷版報告。
在2015年12月,ARM、思科、戴爾、英特爾、微軟及普林斯頓大學邊緣(Edge)實驗室共同宣布成立OpenFog聯盟,希望借助霧計算(FogComputing)來搶占物聯網領域中的一席之地。
據悉,OpenFog聯盟旨在通過多項舉措,為物聯網帶來端到端的技術方案,這些舉措包括打造開放式架構、開發核心技術(分布式計算、網絡和存儲),以及樹立全面實現物聯網潛力所需的領導力等等。該聯盟計劃在2016年初建立初步的框架和結構,憑借開放式霧計算架構為云端到物聯網終端帶來無縫的連接與互動,以減少物聯網端到端方案整合所需的時間。
隨著物聯網市場商機的逐步顯現,近年來各大廠商紛紛組建聯盟來擴大自身的影響力。除了IIC、OpenFog聯盟外,目前還有開放互連聯盟(OIC)、Allseen、OneM2M、Homekit和ThreadGroup等,均紛紛將目光瞄準智慧家庭、車聯網與工業物聯網等領域,希望能夠占據到更大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