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RA機器人是一種應用于裝配作業的機器人手臂,該機器人有四個軸和四個運動自由度,具有高效、靈活、快速、耐用的作業特點。
全球第一款SCARA由日本山梨大學牧野洋研發,但牧野洋在1978年初次研發的時候,肯定不會想到40年后的今天,SCARA機器人能夠風靡自動化領域,成為自動化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然而事實上,如今SCARA機器人不僅已經廣泛應用于3C電子、半導體、食品、醫藥等眾多行業之中,其市場發展也正在迎來規模化的快速成長。
SCARA機器人市場火熱
近年來,隨著自動化生產需求的加速釋放,以及人口紅利的日漸消失,工業機器人開始獲得應用和發展,“機器換人”趨勢愈發凸顯。在此情況下,身為特殊工業機器人的SCARA機器人也趁勢崛起,開啟了自己的市場化發展之路。
一般的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場景為汽車制造,大型笨重的汽車零部件生產,給6軸工業機器人提供了良好的落地環境。但我國作為“世界工廠”,機器人產業的潛在應用市場除了汽車制造之外,還有電子制造、家電、五金加工、紡織、造紙等諸多行業,這些行業的部件精密而細小,對機器人的要求不僅精度要高,而且速度要快,給SCARA機器人提供了良好的應用機會。
相比于6軸工業機器人,SCARA機器人雖然只有四軸,但同樣能滿足國內制造業的需求,且可靠性和安全性毫不遜色,價格更占優勢。因此,近幾年伴隨著3C電子行業的發展,SCARA機器人的市場規模獲得了十分迅猛的增長。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SCARA機器人市場規模接近9億元,未來三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0%,預計到2018年結束,國內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5億元,相比2016年將同比增長近70%。不可置否,隨著SCARA機器人行業領域應用需求的持續釋放,未來其需求量還將進一步增長,一個更為廣闊的規模市場即將隨之開啟。
國內企業發展問題多發
不過,盡管我國SCARA機器人的市場發展態勢十分火熱,但國內企業和國產品牌的發展現狀卻不容樂觀。我國首臺SCARA機器人的出現要追溯到1992年,比國外整整晚了十幾年,由于我國發展起步晚,受關鍵技術影響較多,國內企業在技術和產品實力上,與國外企業相差甚大。
正是因此,目前我國市場上的SCARA機器人主要來自于外資企業,愛普生與雅馬哈兩家占據超過了60%的市場份額,國內產品的國產化率只有14%不到,競爭形勢十分嚴峻。近兩年,SCARA機器人市場突然的火爆,雖然讓眾為興、臺達、福士工業、李群自動化、廣州瑞松、匯川技術、珠海智新等企業紛紛入局,數量上有了明顯提升,但整體質量依然無法與國外企業相競爭。
在國際市場上,我國企業更是沒有一席之地,全球市場基本被日本和歐洲企業所瓜分,其中日本企業更是占據著70%多的市場份額,其技術一直代表著世界先進水平。在這樣的情況下,“攘外必先安內”,我國企業需要通過核心技術的突破來打破國內限制和壟斷,以本土優勢和實力提升搶回本土市場,再經過行業的一致合作,走向國際,實現民族品牌的強勢崛起。
兩大趨勢助推未來發展
當前,企業實力的提升除了對關鍵技術的突破之外,還要注重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把握,對于如今工業生產環節趨于多樣、復雜的情況來說,未來SCARA機器人的發展方向將會是以下兩方面:
其一是智能化和高控化?!皺C器換人”并不是人機關系的期望結果,人機協作正在成為全新發展趨勢,在此趨勢下,機器人需要打破與人之間的藩籬,通過更加智能化的交流交互,和更加穩定的控制,來保障作業的高效、全面與安全。
其二是小型化、輕型化和柔性化。隨著機器人智能化水平和功能實用性的不斷提升,未來SCARA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將會從3C電子向更多工業領域拓展,而要面對后日更趨復雜的作業環境,就需要對機器人的體積、種量、靈活度提出更高要求,而小型化、輕型化和柔性化就是目前大家所需要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