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8日消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周二宣布,已獲得了超過25份5G商業合同,在5G商業合同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并已出貨了逾1萬個5G基站。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在深圳總部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預計今年公司總營收將超過1000億美元,“這將是我們公司歷史上的一個重大里程碑。”華為2017年營收為920億美元。
胡厚昆說:「盡管一些市場努力制造對華為的恐懼,并利用政治干預行業增長,但我們自豪地說,我們的客戶仍然信任我們。」他并強調:「當涉及到安全指控時,最好是讓事實說話,事實是華為在安全方面的紀錄是清白的。」
另據《印度時報》報道,華為已獲印度批準參與5G測試,這是最初華為沒有獲邀發出抗議之后印度政府妥協的結果。不過,有美國傳媒報道,印度電訊業主管部門計劃致函印度國家安全顧問,要求政府基于國家安全,考慮禁止進口華為等中國公司生產的通訊設備。
禁用華為,成本恐增40%
美國8月成立的「國防權限法」禁止政府機關或和政府往來的企業使用華為(Huawei)等中國廠商的機器、服務,且美國更呼吁盟友采取同樣的禁用措施,也讓澳洲、紐西蘭、日本等國紛紛跟進,德法等歐洲國家似乎也有意采行。
但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昆18日在深圳總部接受國際媒體采訪時表示,在次世代通訊規格「5G」上,已和全球電信大廠等25家企業簽訂了商業合約、在全球市場處于領先位置。胡厚昆指出,澳洲若不使用華為產品的話、其5G通訊網成本預估將增加15-40%。
關于日本等國以安全性為由禁用華為產品一事,胡厚昆表示,「這完全沒有任何客觀上的證據」。胡厚昆并指出,今后5年間將對網路安全領域投資20億美元(約2,200億日圓)。
另外,為了防止客戶流失,華為將增加設置可讓政府當局、顧客確認華為產品安全性的據點。華為目前已在英國、加拿大、德國設有上述據點,而胡厚昆指出,計畫在2019年3月底前也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開設。
關于日本及亞洲是否也將開設同樣的據點,胡厚昆表示,「將基于政府當局、客戶的需求來因應」。
日本政府于12月10日公布采購新指針,為了防止機密外泄或網路攻擊,中央省廳、自衛隊等使用的情報通訊機器將禁用恐有國安疑慮的廠商產品。日本政府雖未指名道姓,但實質上就是禁用華為和中興通訊(ZTE)的產品。
共同通信12月10日報導,NTTDoCoMo、KDDI、軟銀等日本三大電信商已敲定方針,將和日本政府同步調,在基地臺等通訊設備上將實質上排除中國制產品,除了目前使用中的通訊機器外、在5G移動通訊系統上也將不會采用中國制產品。
日經新聞12月13日報導,軟銀已敲定方針,計畫將華為等中國制基地臺自現行的4G設備中移除,將依序更換成歐系廠商愛立信(Ericsson)、諾基亞(Nokia)的產品,且預計于2019年春天以后開始整備的5G基地臺也計畫向上述兩家歐系廠商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