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綜合優勢依然明顯,部分紡織企業談赴美建廠感受

時間:2018-12-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國。美國是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最大市場。2017年,中國對美國出口占比達到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15.5%。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國。美國是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最大市場。2017年,中國對美國出口占比達到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15.5%。

2010年以來,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對外投資的步伐迅速加快。除一帶一路國家外,也有一部分企業到美國北卡、南卡、阿肯色等州辦廠,范圍涉及紡紗、家紡、化纖、產業用等領域。

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對外投資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制造基地布局模式,即在當地投資建廠進行生產。比如柬埔寨有70%的服裝廠是中國投資的;另一種是價值鏈整合模式,通過并購對產業鏈兩端的原料資源、設計研發資源、品牌資源和市場渠道資源進行全球范圍內的延伸和掌控。

1杭州科爾集團

杭州科爾集團早在2012年已經啟動到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蘭卡斯特縣建造紡紗廠,投資達兩億多美元,為當地提供500個就業崗位。2015年開始試運行。2017年著手擴建第二期。

2浙江慈溪江南化纖有限公司

浙江慈溪江南化纖有限公司2000年成立,生產再生聚酯短纖維。2013年9月,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投資4500萬美元開設分廠。投資額4500萬美元,帶動300多人就業。

阿迪達斯中國供應商蘇州天源服裝有限公司在美國阿肯色州投資2000萬美元,建設全自動化、智能化服裝廠。

現在在美國怎么樣了呢?

幾年時間過去了,這些赴美建廠的紡織企業感受如何呢?江南化纖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祖康算了一筆帳。

公司80%的業務是出口外銷,近八成外銷美國。因此,在美國辦廠符合公司戰略發展方向。

綜合來看,美國的土地、電力、物流等成本較低。配件、基建和人力成本較高。

1優勢▲▲▲

就土地成本來說,國內廠區拿的時候20萬元一畝地,當時在美國南卡羅來納拿地價格是1萬美金一畝,國內高三倍左右。

電力成本,在美國工業用電1度折算下來不到0.4元人民幣,國內浙江省大工業電價是0.75元人民幣。便宜的電費對于江南化纖這樣需要24小時運轉的工廠來說非常重要。

美國天然氣每立方米折算下來1.2元人民幣,我國資源稟賦差,進口成本高,天然氣價格高一些,直供的1.8元人民幣左右,轉供的大概3元人民幣。

美國油價低,也不收過路費和過橋費,國內物流成本大概高一倍左右。

2劣勢▲▲▲

配件成本高

美國的配件成本是中國的7倍左右,買一個電機,國內要幾千元的在美國買折算下來要上萬元人民幣。在美國的工廠里,所有的生產線都是國內運去,哪怕10元的器件也是帶過去的。2002年開始和美國化纖類產品最大經銷商合作,到他們廠里一看傻眼了,設備落后,管理落后,我們淘汰的技術設備,他們還在用。當時,他們想讓我們幫著改造,我說設備都要全部報廢。

基建成本高

美國土地成本低,但是在土地上建廠房就貴了。在美國紡絲樓建好花了1000萬美金左右,我在中國建同樣規模的只要1000萬人民幣。拿了地之后進行土地平整,美國收費很高,光土地平整就要400萬美金。

融資和稅收方面基本持平

美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題。我們從美國的客戶處調查了解到,金融危機后,美國的銀行收緊了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作為新設立的外來投資企業,我們對在美國融資不抱希望。在美國,如果企業不盈利,銀行一分錢也不會借給你。稅收方面,我們請專業團隊測算過,兩國的綜合稅負相差不大。我們將這一塊工作完全交由當地的專業會計師事務所來處理,完全按美國的法律繳納各類稅收。

美國的員工難管,不愿意加班,我們整個中國團隊過去24小時管理。

我們在美國的工廠2015年底投入生產,運營到現在,測算下來,比在國內投資運營一個同樣規模的工廠,綜合成本要高1倍,而且花費的精力是3倍。

南卡曾是美國南方“紡織工業走廊”的一部分,蘭卡斯特縣曾是美國有名的紡織業重鎮。鼎盛時,蘭卡斯特和周邊另外兩個縣組成的“紡織工業走廊”曾聚集20家紡織企業。但到了2007年,隨著最后一家紡織工廠遷往拉美,當地的紡織工業幾乎消失殆盡。

總部位于杭州蕭山的中國科爾集團選擇把首家海外工廠設在南卡州的蘭卡斯特縣。工廠利用南卡州地處美棉花產區中心位置的優勢,生產工業棉紗。產品一部分運回中國銷售,另一部分供應美國本地和周邊市場。

如牛飲水,冷暖自知

科爾工廠負責人王可介紹說,南卡的電費比中國便宜一半以上,棉花便宜近一半。土地成本低,我們在美國買了880畝地,每畝成本不到1萬美金,且選擇的是地段比較好的地方,如果地域要求不高還可以免費贈送。美國融資成本較低。

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勞動力成本差價高,目前每個員工每年差價小于16萬人民幣;廠房建筑成本高,國內1500元/平方,美國近4000人民幣/平方;簽證難以辦下來。我們想派一些技術安裝和管理人員過去,但美國要求必須是美國工人不能完成的才可以給工作簽證;語言不通,美國只有0.9%的人會講中文,且聚集在加州等經濟發達區,招人成本很高,所以交流有問題。

由于科爾集團的標桿效應,它的投資行為也帶動了中國和印度的其他一些紡織企業前去。科爾在南卡開工后不久,就有一家印染廠和一家棉布廠決定在它附近落戶。

曾將多家紡織企業引進南卡建廠、現已為佐治亞州做中國項目招商引資工作的林新偉說,據他觀察,2009年美國制造業生產成本約是中國的12倍,2012年縮小到5至6倍,2015年大約是3倍。2017年已經相差無幾。

林新偉說,就電力方面來說,美國的電力能源行業屬于市場化運營。如果來佐治亞州新建立一個工廠,可能有三家電廠同時向你報價,你可以選擇最好的電力服務商,肯定有一個更便宜的價格。

環保方面,實際上中國目前的環保標準比美國要高。但是中國的問題是前期環評很嚴,運營過程中可能檢查并不很嚴。美國則相反,有污染沒關系。進來的時候企業要告訴管理部門,你這家企業會排放什么化學物質,量是多少,政府給他們講一定要限制在某個標準內。工廠運營的時候,政府來評估,他會不通知你企業就來檢查驗收,以數據說話,超標就會狠狠處罰,嚴重的就把廠停掉。

總得來說,雖然美國有低廉的能源和土地價格,但中國傳統制造業產業鏈非常完整,綜合優勢依然明顯。

今年四月份以來,中美兩國爆發了比較激烈的貿易爭端。互相加征的關稅也已生效,對紡織行業的影響也在逐漸顯現。那些國內有工廠,美國也有布局的企業受到影響較小。在一帶一路國家建廠的可以通過調整產能布局,盡量減少爭端帶來的影響,降低風險。只在國內有工廠的企業預計會慢慢退出美國市場,或將工廠轉移到國外。但在當前的大環境下,美國對中方未來投資的審批將更加嚴苛。這也促使企業家在考慮赴美投資時更加審慎,同時帶動一部分投資更多轉向東南亞國家。而這也將對萎縮的美國紡織服裝產業產生不小影響。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