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8年汽車行業分析:創新+抱團取暖突圍“過冬”

時間:2018-12-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8年,中國乘用車市場的銷量已連續數月下滑,呈現驚人疲態,整體局面不容樂觀。

2018年年車市銷量負增長已成定局

2018年,中國乘用車市場的銷量已連續數月下滑,呈現驚人疲態,整體局面不容樂觀。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汽車整車制造行業需求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0月份,國內乘用車共銷售204.7萬輛,同比下降12.99%,連續第四個月下滑,也是自2012年初以來的最大跌幅。在累計方面,2018年1-10月,中國乘用車累積共銷售1930.40萬輛,同比下降1.02%,為今年首次負增長。盡管11月和12月的銷量尚未公布,但從目前判斷來看,全年車市銷量出現負增長幾乎已成定局。

2018年1-10月中國乘用車銷量統計情況

2018年1-10月中國乘用車銷量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車市寒冬至少將持續三年

市場自身發展周期與外部經濟、政策周期疊加,導致了乘用車市場震蕩下行。從趨勢來看,車市寒冬至少將持續三年。中國車市的銷量峰值應該在4000萬輛左右,但2017年銷量已經接近3000萬輛,因此高速增長時代已經過去。

目前中國車市處于階段性峰值,2019年和2020年車市銷量將持續下滑,如果2020年能實現觸底,則預計2021年、2022年開始走出低谷。

中國汽車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產銷基數已經很大,連續八年位居全球第一,2017年達到了2940萬輛的產銷規模。然而,業內普遍認為,產銷高速增長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低增長恐怕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常態。那么,在這樣的形勢下,車企就必須做好“過冬”的準備。

創新、抱團取暖是增長的支點

車產業必將在新技術和新思維的改造下進入一個脫胎換骨的新時期,汽車企業要依靠永無止境的創新,方可脫穎而出。

同時,創新要集聚行業和跨界的力量。也就是說,面對技術進步、商業模式變革、產業競爭加劇的發展趨勢,車企單打獨斗正成為歷史。

創新和抱團取暖似乎已經成為車企的共識。在當前的環境下,車企必須在開放中創新,能夠在技術上有創新,同時又能與其他伙伴抱團取暖來共享。比如,新能源平臺的共享以及零部件的聯合采購。

實際上,全球車企都在尋求通過技術創新和抱團取暖的方式來迎接汽車行業的變革。比如大眾一方面計劃到2023年在電動化、數字化、自動駕駛和移動出行服務創新方面投資逾110億歐元,一方面又在尋求與福特的聯盟,在某些領域計劃達到協同效應。

對技術和商業模式進行創新,可以保證車企作為獨立的個體在寒冬中突圍,而抱團取暖亦可以增加更多的抵抗力,因此這兩種方式將會是汽車制造商在新一輪浪潮中存活下來的動力之源。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