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加快產融合作進程推動高質量發展
被賦予了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和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的新定位后,紡織工業應加快搭建產融合作平臺,積極推進企業上市和并購重組和再融資,加快產融合作進程。這是業界對全面推進我國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共識。
經濟效益逐步改善,運行質量穩中有進
得益于國內外市場的良好支撐作用,紡織行業效益增速呈現逐步加快走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棉紡織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戰略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底,規模以上紡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68936億元,占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的5.92%。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060.6億元,同比增長4.1%,增速較今年一季度提高1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1360.6億元,同比增長2.4%,增速較一季度提高6.2個百分點。化纖、紡機行業效益增速顯著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上半年化纖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6.3%和19.3%,紡機行業分別增長16%和19.6%。
深化產融合作進程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業界看來,紡織行業參與資本市場已具備一定基礎,但也存在上市企業數量與規模與行業貢獻度不符、融資渠道有限等問題。因此,為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紡織行業應加快產融合作進程。
“一行兩會”和財政部,結合相關部門和各地方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最新政策舉措,進一步深化產融合作工作:1、支持各地工信部門加強與金融機構、監管部門的協作,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手段,提高銀企對接效率。2、深化與證監會的戰略合作,支持優質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提高直接融資比重。3、加強與財政、銀行、保險等部門的合作,用好首臺套、首批次等工具,加快關鍵環節領域創新發展。
深化產融合作是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落實行業新定位的重要動力。科技、時尚、綠色是新時代中國紡織工業的新標簽與新定位,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就是將這三點落到實處:1、以品質、效率、成本為重點,打造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2、以大師、大牌、大事為抓手,打造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3、以人本責任、環境責任、市場責任為內容,打造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
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發展戰略,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上交所圍繞優質創新型企業市場服務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路和打法。1、積極走訪科技創新型企業。在紡織行業,上交所集中走訪了蘇州龍杰、蘇州寶麗迪、優彩環保、廣東蒙泰、泉州海天等重點擬上市企業,深入了解企業經營情況和上市障礙,并精選專業骨干進行“專家問診。2、積極穩妥推進科創板和注冊制試點。闕波希望,紡織產業能借助上交所平臺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