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雖然去年半導體產業創下了歷史巔峰,制造業領域的附加價值也隨之增加,然而韓國整體就業情況卻沒有好轉。
根據韓媒《Edaily》報導,受服務器、智能手機搭載的DRAM和NAND閃存需求增加影響,2017年韓國半導體產業出貨額為1189000億韓元,增加了41.5%,附加價值為76.5兆韓元,增加了41.7%;電子產業也隨著移動設備配備OLED面板的比例增加,出貨額為88兆4000億韓元,微幅增長9.7%,附加價值為403000億韓元,增加了9.0%。
27日,韓國統計廳針對礦業、制造業調查結果顯示,部份產業也得益于半導體產業,去年機械與設備行業從業人員達到33.6萬人,比起去年31.7萬人增加了1.9萬人(6.1%),食品、醫藥品、機械裝備與修理行業也分別增加了5000名(2.8%)、3000名(8.4%)、3000名(19.6%)。
然而半導體的美好光景也不是產業的萬靈丹,韓國造船業去年的出貨額劇減20%以上,造船業從業人員也減少2萬人。韓媒《國際報》指出,出貨額的減少象征著韓國生產動力正在萎縮,隨著結構調整而離開工作崗位的勞動者增加,造船業同時也在失去活力。
再加上礦業和制造業的就業人數為2968000人,比去年的2969000人減少了1000人,也就是說,在韓國半導體最輝煌的時期,整體來看也沒增加多少職缺。韓媒《News1》更在報導中直指,這是韓國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的最糟的水平。《京鄉新聞》也指出,即使電子行業等行業狀況良好,但對創造就業崗位卻沒有多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