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半導體產業轉冷趨勢漸顯,加強創新技術找尋爆發點。
全球半導體產業市場轉冷趨勢顯現
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連日來,全球范圍內多家半導體巨頭股價集體跳水,此情此景讓人不禁要問,市場轉冷趨勢顯現,半導體產業的“寒冬”是否已經來臨,未來還將何去何從,國內企業又該如何應對?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半導體產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半導體巨頭英偉達自10月2日創下每股292.76美元的歷史高點以來,已經下跌了近一半。截至2018年11月19日收盤,該股交易價格為144.7美元。在過去的2016至2017年,英偉達堪稱科技股中的“妖股”,2016年股價累計上漲224%,2017年上漲81%,而2018年三季度營收不及預期,盤后跌逾16%。美國股市其他芯片公司也呈現下跌態勢,AMD跌3.6%,美光科技跌1.7%,英特爾跌1.0%,蘋果跌0.5%。
除美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芯片公司股票也呈現下跌態勢,如臺積電與聯發科遭外資調低評價等級及目標價,反映了法人對半導體產業最擔心的兩大不利因素,包括整體經濟變動影響半導體產業環境,以及由于太過依賴智能手機,導致如今手機市場增長趨緩對半導體產生的反作用力。
半導體產業轉冷趨勢的確已十分明顯,特別是今年第四季度。這一現象符合規律,無論是存儲器制造行業還是整個半導體產業,都是靠“量大”來驅動的,因此一些細微的復雜因素被放大,國內企業應做好充分準備加以應對。
三大原因促使市場轉冷
2017年半導體市場因存儲器的帶動作用走向歷史新高,2018年至今,從材料、設備、設計等多個領域內相關企業的現狀來看,產業轉冷現象漸顯。此次市場轉冷,總結來說可分為三點原因:
1、半導體產業深受存儲器價格影響,2017年的輝煌靠的是存儲器價格拉動,2018年的下滑同樣是拜其所賜,可謂漲也存儲器,落也存儲器。目前我們看到的“下滑”和“轉冷”,也符合半導體產業和存儲器行業的周期性發展規律,因此,這一趨勢似乎是客觀存在,不可避免。
2、除了存儲器價格下滑,智能終端產品市場縮水也對半導體產業轉冷造成一些影響。過去幾年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的大幅增長,使得存儲器需求旺盛一時,然而現在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市場已經接近飽和,市場逐漸縮水,半導體產業也受到一些影響。
3、物聯網、汽車電子、AI、AR/VR等市場對產業的帶動呼聲很高,但目前新興市場都只是在培育和成長的過程之中,市場空間還尚未開發。AI、AR/VR、汽車電子、物聯網等市場對半導體產業的帶動作用毋庸置疑,但是目前來看,這些市場剛剛起步。尤其在傳輸方面,5G還尚未成熟,這些市場的帶動作用還沒得以發揮。
不僅如此,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同樣深受國際大環境的影響。國際和區域經貿關系不但影響到關稅和相關產業鏈,更主要的是對心理方面的影響。
培養骨干應對轉冷期
產業轉冷是否會帶動起緊張氛圍?——半導體周期往復是產業正常現象,半導體本身發展會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國際環境、技術升級等各方面因素都會影響半導體產業的走勢。但是有一點能夠肯定的是,在產業周期性變化的過程中,企業應該努力延長高峰期,縮短低谷期。低谷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業沒有創新,越是具有創新的企業,在低谷期,越有可能找到新的爆發點。
在危機中尋找契機,在契機中化解危機,在行業轉冷時期做足準備,走過寒冬便是春。莫大康告訴記者,面對半導體產業轉冷,中國企業首先要做的應該是提升自身信心。我國半導體產業目前距離國際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差距并不是無法追趕的,中國企業需要先樹立自身信心,才能有所突破。在我國政策的積極扶持下,目前半導體企業在國內遍地開花,在層出不窮的企業中培養骨干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