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自從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智能化生產開始成為時代的主流,中國制造也開始向中國創造的智能化方向發展,而當下這一點在我國的機床領域變得越來越明顯。
隨著智能制造的風靡,越來越多的機器設備開始朝智能化邁進。以機床為例,當前市場上已經很難看到傳統機床,智能數控機床成為了主流,這也為我國的制造業發展打造了堅實的基礎。
機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生產加工制造的關鍵設備,幾乎所有的金屬切削、成形過程都需要借助機床來實現,而機床的加工復雜度、精度、柔性和效率又可以直接決定一個國家的制造水平,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
機床距今已經有幾百年發展歷史,從1930年開始,為了解決人類體力勞動過重問題,自動化機床開始出現。隨著時間不斷更迭,到1960年前后,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機器僅僅解決重復的勞動,開始寄希望于讓機器思考,于是數控機床出現并逐漸成為主流。現在在快速發展的智能科技的催化下,讓機器思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于是以2006年日本Mazak公司展示了具有智能化的機床之后,智能機床開始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流。
智能機床的出現不僅可以解決人們的體力和腦力問題,在成本控制上,智能化設備也可以為企業降低成本輸出,提高效率。這在《2018中國智能制造報告》中就可體現,德勤中國在對150余家生產型和技術服務型的大中型企業進行調研后發現,約三成企業表示智能制造的利潤貢獻率超過50%,這份數據可見智能化對制造業的積極作用。
和傳統機床相比,智能機床具有高度柔性、高精度加工、高生產率、質量穩定、以及生產管理現代化的特點,可以極大的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靈活根據要求調整生產,對于提高生產、降低安全隱患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因而智能機床也是當下企業所重點研發的對象。
當前在智能機床研究領域已經出現了一批開拓創新的企業,沈陽機床就是行業內較早嘗試智能制造的企業之一,沈陽機床歷時5年,成功研發出了“i5”系列智能機床。i5系列機床具有智能補償、智能診斷、智能控制、智能管理的特點,可以在高精度高效率加工的同時實施傳輸數據。不僅如此,沈陽機床正在計劃布局智造谷,積極探索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新模式,為智能制造轉型升級開辟新路徑。
除了沈陽機床,一直具有超前意識和眼光的格力集團董事長也將注意力放到了智能制造領域,并加大力度研發和創新,最終研發出了鉆攻中心GA-Z4060和GA-Z4055兩款智能數控機床。這兩款機床具有精度高、操作簡便、自動化拓展性強等特點,可實現高速高精鉆孔攻牙,現在已經開始應用于3C、汽車、模具行業中的中小型板類、盤類零件加工等領域等。
現在還有不少機床企業也看到了智能制造的助推力,開始加入智能制造的隊伍,以期讓生產和管理實現智能化,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例如中國機床工具行業三大企業集團之一的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公司、首批國家級“創新型企業”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被選為全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交流會的唯一示范現場的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國內機床行業重點骨干企業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等等都在不斷加緊對智能機床的研發創造。
國家繁榮發展離不開強大高效而且極具創新能力的制造業,制造業的崛起離不開我國機床產業的大發展。智能技術會成為我國機床產業向前發展的強力推手,機床智能化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只有這樣我國才能夠在制造強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