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鄒偉金:機器視覺+人工智能 助力屏幕缺陷檢測

時間:2018-11-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傳統的顯示屏缺陷檢測所存在的不足逐漸暴露。高視科技將計算機視覺技術、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算法技術應用在屏幕缺陷檢測領域,提出了覆蓋行業全檢測工序的人工智能檢測方案。

【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傳統的顯示屏缺陷檢測所存在的不足逐漸暴露。高視科技將計算機視覺技術、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算法技術應用在屏幕缺陷檢測領域,提出了覆蓋行業全檢測工序的人工智能檢測方案。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顯示大會上,高視科技研發副總經理鄒偉金介紹了這套方案的優勢。

鄒偉金首先對高視科技進行介紹。他表示,高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機器視覺、人工智能為技術核心,聚焦工業領域,提供設備、解決方案的高科技現代化企業。目前,公司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產品體系,為行業提供全面的工業AOI智能檢測整體解決方案、自動化設備及嵌入式機器視覺模塊產品,應用領域包括顯示屏(LCD、OLED)缺陷檢測及修復、鋰電池(消費、動力)缺陷檢測、精密金屬加工檢測、玻璃透明介質檢測、高精度PCB板檢測、半導體封裝檢測等。高視科技的總部設于廣東惠州,在北京、南京、蘇州、廈門、深圳、美國硅谷設有研發中心,其AI智能解決方案覆蓋檢測、定位、識別、測量。

鄒偉金也對目前屏幕檢測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他表示,當前,屏幕應用范圍非常廣。其中,智能手機屏的檢測難點體現在3D曲面屏、全面屏、OLED屏;工控車載屏由于形狀各異,也存在檢測難題;AR/VR設備尺寸小,要求PPI大于1000,對檢測精度的要求非常高;電視屏正朝著4K、8K的方向發展,對檢測精度的要求也非常高。

除了屏幕應用范圍廣之外,鄒偉金還指出,當前屏幕檢測的難度很高。2017年全球有40億塊屏幕出貨,其中中國生產20+億塊;每塊屏幕的制成過程中至少需要被檢查8次,需要40萬人;而受人員疲勞、情緒波動等因素影響,檢測品質難以保證,且長期高強度用眼,員工視力健康問題突出;人工培訓難度特別大,其中液晶點亮檢測人員的培訓時間最少為一個月。“所以檢測環節的機器替代人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鄒偉金表示,當前對顯示屏檢測的質量要求比較高,而人工檢測存在檢測不統一、質量反饋延遲、質量分析不系統、產品質量追溯難、質量工藝憑經驗調整等問題。高視科技針對質量檢測引入了智能化大數據技術分析,該系統具有三大優勢:1、工藝實時反饋,全流程管控;2、大數據+深度學習,智能優化生產;3、視覺檢測+深度學習,提升檢出精度及準確率。

鄒偉金也介紹了高視科技的AI智能解決方案。該方案實現了行業檢測工藝全覆蓋,從Cell、OpenCell、模組段到成品手機,高視科技提供了一整套的模組解決方案,包括點亮檢測、外觀檢測等。

AI智能解決方案采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建立了設備互聯互通平臺。據鄒偉金介紹,高視科技的設備互聯互通平臺是以視覺為核心的工業互聯,上接企業MES系統,下接生產設備、檢測設備、自動化生產線,該平臺的關鍵組件包括用于AOI設備的智能視覺系統(SV)和視覺信息系統(VIS),其中VIS包含用于深度應用圖像數據的“QLink”和“QMind”子系統。設備互聯互通平臺的目標是通過QLink和QMind處理T級結構化檢測數據和PB級圖像數據,從而優化工藝流程,降低成本并提高行業客戶的效率。

設備互聯互通平臺的服務范圍包括:感、聯、知、控。“感”主要是視覺檢測識別、狀態獲取、場景記錄、位置定位;“聯”是實現網絡互聯;“知”是對所有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控”就是通過感、聯、知來控制生產制造,進而達到生產改進、工藝改進的目的。此外,設備互聯互通平臺還可智能優化生產、進行工藝反饋和流程管理(根據各流程產生缺陷的種類及缺陷特征進行分類,歸因到產生問題的工序)。

設備互聯互通平臺是一個深度學習平臺,可對液晶屏進行Mura缺陷檢測。對于規則性Mura,采用傳統的圖象處理算法檢測可以達到預期效果,而對于不規則Mura,高視科技引入人工,并收集了大量Mura數據進行深度學習,目前對不規則Mura的檢測率達到85%以上,而隨著數據量的提升,檢測率也會隨之提高。

此外,高視科技在所有流程的最后都增加了在線復判流程,也就是說,設備檢測出來的缺陷會經過人工再次確定和標定,全自動收集缺陷樣本,挑選合理樣本,在線更新分類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