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11月15-16日,2018年復雜產品智能制造技術大會在貴陽舉辦。本次大會由復雜產品智能制造系統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以“智創引領強基護航”為主題,旨在以智能創新為引領,以強大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技術研究為企業轉型升級保駕護航,建立智能制造生態圈,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
來自國家科技部、中國工程院、貴州省貴陽市科技局、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中國航天科工十院、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11所國內外高校、30家企事業單位的132位領導、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商中國復雜產品智能制造系統技術發展大計。
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以《制造流程智能化對人工智能的挑戰》為題介紹人工智能如何應用于智能制造過程;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研究員馬里奧?波滕以《面向先進產品制造的網絡化自適應生產》為題闡釋如何在現實中實現“互聯的自適應生產”;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總工藝師劉煒以《智創引領強基護航》為題,圍繞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技術進展和應用實踐作了主題報告;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振宇以《智能制造助力航天電器邁向世界一流》為題,介紹了航天電器融合智能制造的發展歷程和愿景。來自浙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的相關專家和領導圍繞智能制造技術的新理念、新方法進行了主題和專題發言。
據了解,當前,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來,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新型工業體系正在逐漸形成。而航天飛行器的制造是典型的復雜大制造系統,對智能制造技術(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需求迫切。作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首個、軍工集團首批批復建設的智能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三年來,該國家重點實驗室圍繞復雜產品智能制造這一前沿技術領域,從智能制造系統基礎理論、智能虛擬樣機、智慧云制造、智能生產線系統四個方向開展研究與推廣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取得了一定的應用成效。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黨委書記盛利表示,作為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依托單位,二部舉辦此次大會的目的是邀請政、產、學、研、用各界的領導、專家前來參會,發表觀點、貢獻智慧,為后續我國復雜產品智能制造的發展建言獻策,并搭建一個交流平臺,促進復雜產品智能制造系統技術的強強聯合、集智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