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2017年廣東省造紙行業發展概況
2017年,廣東省造紙行業在木漿、廢紙等原料價格持續上漲,環保持續高壓的環境下,紙及紙板產量基本保持穩定,各紙種價格明顯提升,經濟效益得到大幅提升,保持了較好的增長。
1 紙及紙板產量小幅增長
2017年,廣東省紙及紙板生產企業250家,企業數量較多的為江門、汕頭、肇慶、東莞等區域(見圖1);但產能以珠三角地區為主,產能較大的企業主要分布在東莞、江門、湛江等區域。
2017年廣東省造紙及紙制品業平均用工人數達21.55萬人,同比下降1.4%,紙及紙板產量達2177.74萬t,同比增長2.3%,占全國紙及紙板總產量的19.6%。
2017年,據廣東省造紙行業協會統計分析,廣東省造紙行業主要紙及紙板產量情況見表1。
1.1新聞紙
2017年,廣東省新聞紙產量僅34.3萬t,同比減少20.6%,占全國新聞紙產量的14.6%,這也是自2014年以來連續3年下降,下降幅度非常大,主要是由于廣東華泰紙業有限公司已經將原生產新聞紙的生產線改造后生產瓦楞原紙,2017年華泰新聞紙產量低于1萬t。而廣州造紙集團由于原料不足,停機1個月,導致新聞紙產量下降。
1.2包裝紙及紙板
2017年,廣東省包裝紙及紙板產量達1660.9萬t,同比減少0.8%,占全省紙及紙板產量的76%。其中:箱紙板產量為730萬t,同比增長0.3%;瓦楞原紙產量為515萬t,同比增長1.0%;白紙板產量為291.7萬t,同比下降7.5%;灰紙板產量為104.2萬t,同比增長15.5%。白紙板產量下降主要是由于玖龍紙業涂布白紙板產量下降引起的。
1.3生活用紙
2017年廣東省生活用紙產量達97.7萬t,同比增長1.8%,占全省紙及紙板產量的4.5%,占全國生活用紙產量的10.2%。
2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2017年,廣東省造紙及紙制品業主營業務收入2420.4億元,同比增長21.3%;工業增加值562億元,同比增長9.4%;工業銷售產值2434.5億元,同比增長22.2%,資產總額2135.64億元,同比增長7.4%;其中,流動資產總額1135.2億元,同比增長13.1%;利潤總額152.69億元,同比增長30.8%。
3 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2017年,廣東省紙及紙板產量超過10萬t的造紙企業有48家,其中產量在100萬t以上的企業有5家,分別是玖龍、理文、晨鳴、建暉、金洲,這5家企業的紙漿合計產量為145萬t,紙及紙板合計產量為1122.3萬t,同比增長31.6%,占廣東省紙及紙板總產量的51.5%;產量在30萬~100萬t的企業有17家,產量在10萬~30萬t的企業有26家。
4 節能環保效果顯著
4.1節能
2017年,在廣東省造紙行業協會的大力動員下,全省新增2家造紙企業、新增5條生產線參加能效對標活動,目前,共有21家企業34條生產線參與了能效對標活動。這21家企業的總產能超過1456萬t,占全省紙及紙板產量的67%,除其中1家企業由于將燃煤鍋爐改為生物質鍋爐無法比較綜合能耗變化外,其余20家企業的節能量達到12.46萬t標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2.4萬t。
2016年,東莞建暉紙業有限公司被廣東省經信委評為“能效領跑者”,其涂布白紙板直接生產系統單位產品綜合能耗為231.6kg標煤/t。
4.2減排
由于統計口徑有變動,2016年環保數據與2015年相比,可比性不大。據統計,2016年全省516家造紙及紙制品企業廢水排放量2.27億t,CODCr排放量2.5萬t,氨氮排放量770.7萬t。據統計,廣東省278家造紙企業取水量為2.8億t;廢水排放量2.2億t,占全省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16.7%。排放廢水中CODCr為2.4萬t,占全省工業CODCr排放量的23.3%;氨氮排放量為705.8萬t。造紙工業廢水處理設施年運行費用為7.9億元。
2016年,造紙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4.55萬t,氮氧化物排放量3.51萬t,煙塵排放量1.16萬t,廢氣治理設施年運行費用3.82億元。
5 清潔生產
2017年,廣東省造紙行業有2家企業獲得“廣東省清潔生產企業”稱號,分別是汕頭市廣利造紙有限公司和中順潔柔(云浮)紙業有限公司。截至2017年10月,廣東省共有32家造紙企業獲得“廣東省清潔生產企業”稱號。2017年,廣東省造紙行業有5家企業獲得2017年度“粵港清潔生產優越伙伴(制造業)”標志,分別是中山永發紙業有限公司、東莞順裕紙業有限公司、廣東理文造紙有限公司、東莞理文造紙廠有限公司和中山聯合鴻興造紙有限公司,有3家企業獲得2017年度“粵港清潔生產伙伴(制造業)”標志,分別是建滔(佛岡)積層紙板有限公司、東莞清溪現代紙品廠和東莞耀輝紙制品有限公司。截止到目前有效期內共有15家企業獲得“粵港清潔生產伙伴”標志。
6 進口廢紙和環保督查等政策影響情況
2017年,全國廢紙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進口廢紙政策趨嚴,推動廢紙價格明顯提升。2017年7月,國家環保部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打擊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違法行為的專項行動,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規定2017年年底前,禁止進口未經分揀的廢紙。2017年8月,環保部發布《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征求意見稿)》,規定進口廢紙一般含雜量標準由1.5%降低至0.3%,2018年1月,公布正式文件,規定進口廢紙其他夾雜物的比重不得超過0.5%。2017年12月,環保部發布《進口廢紙環境保護管理規定》和《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管理規定》,規定進口廢紙企業生產能力不小于5萬t/a。且2017年5月后,國家環保部沒有再批復2017年度進口廢紙配額。這一系列的進口廢紙政策導致2017年進口廢紙量大幅縮減,全年全國共進口廢紙2572萬t,同比減少9.75%。2017年由于國內廢紙政策巨變,導致進口廢紙大幅縮減,尤其是下半年,進口量逐月下降,從而造成國產廢紙哄搶的局面,導致進口廢紙和國產廢紙價格呈現明顯不同的趨勢(見圖2~圖4)。
由圖2~圖4可以看出,由于受到配額和含雜率等條件的限制,進口廢紙價格不斷波動,呈現逐漸下滑趨勢,而造紙企業由于進口廢紙原料緊縮,必須采用國產廢紙或其他木漿等產品來部分代替進口廢紙,導致國產廢紙價格一路走高,最高時達到3500元/t以上,擁有進口廢紙配額的企業將更具成本優勢。目前,有部分企業由于原料不足停機,對造紙行業造成較大的沖擊。
隨著進口廢紙政策、環保督查、藍天保衛戰等一系列環保政策的提升以及原料、物流等多方面成本的提高,造紙企業將面臨原料、環保等方面的多重壓力,行業將面臨新的調整期。造紙企業必須抓好自身建設,緊跟國家政策,積極調整,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迎接未來的困難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