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近日,歐司朗光電半導體市場經理何海翔就“智能駕駛時代的汽車照明革命”發表了主題演講,從自動駕駛趨勢下,對汽車照明系統面臨的發展機遇與挑戰進行了闡述。
汽車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趨勢,在給汽車市場帶來深刻影響的同時,也給整個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帶來了一場機遇與挑戰并存的革命。
在汽車照明市場,當前汽車產業自動駕駛、電氣化以及汽車制造商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促進了車身外部照明領域的變化,并且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車輛自動駕駛情景下,駕駛員可能會將原本用來開車的時間用于做其它事情上,例如查看郵件、閱讀和交談等,為提升駕駛舒適性及安全性,車內照明就變得尤為重要。在未來各種汽車自動駕駛場景中,汽車照明系統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自動駕駛的發展也推動著照明技術的不斷創新。
自動駕駛來臨,汽車照明扮演什么角色?
當前汽車產業自動駕駛、電氣化以及汽車制造商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促進了車身外部照明領域的變化,并且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2017年歐司朗財報數據顯示,歐司朗光學半導體與照明解決方案等業務在全球斬獲41億歐元的營收,其中23億歐元來自特種照明業務,而汽車照明又是特種照明業務的絕對主力。”何海翔介紹道,汽車照明在歐司朗的業務中占據著不小的市場份額。
通常情況下,汽車照明是汽車與外界溝通的重要媒介,也會提供車內溝通功能。何海翔舉例說明,車輛自動駕駛情景下,駕駛員可能會將原本用來開車的時間用于做其它事情上,例如查看郵件、閱讀和交談等,為提升駕駛舒適性及安全性,車內照明就變得尤為重要。
此外,在駕駛員處理其它的事情的同時,車內燈光需要根據交通狀況提供一些警示功能,和關乎安全的周邊環境信息。因此汽車照明與汽車電子產品的關系就變得更加緊密。汽車電子具備探測功能,而車燈具有視覺功能,兩者之間通過緊密溝通來顯示汽車當前的狀態和汽車啟動預緊。例如車燈能夠提醒行人汽車即將停下來,讓行人通過,或者通過車燈向行人顯示通過馬路的最佳區域等。
由此看來,汽車智能化的發展趨勢使汽車照明市場份額不斷增加,LED的使用比率更高,同時,在可見光之外,紅外等不可見光的應用也大幅增加。
何海翔分析到,紅外在汽車上的規模化應用目前已經在自動雨刮器這樣的產品上得到驗證,而下一步會在疲勞駕駛檢測、副駕乘客檢測、抬頭顯示器、后備箱這樣的場景里陸續鋪開。其次是矩陣式的自適應頭燈(headlight),類似于檢測到前方車輛或者行人,而將頭燈中對應像素關閉,這樣就不會使對向車輛或者行人感到炫目。這些都將對提高駕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有顯著的作用。
自動駕駛推波助瀾,高精度照明成發展趨勢!
目前,自動駕駛是一個很熱的話題,通常自動駕駛根據智能程度分為一級到五級。現在很熱的一個領域是激光測距雷達(LiDAR),市場主流的意見認為,從長遠來看,高等級的無人駕駛上,LiDAR是一個必需的組件之一。
“在未來各種汽車自動駕駛場景中,汽車照明系統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自動駕駛的發展也推動了照明技術的不斷創新。”何海翔認為,未來照明技術如何發展取決于客戶需求,而高分辨率技術將會是趨勢所在。
目前LED的增長最快,其作為驅動技術和矩陣功能相結合形成帶有近光功能的矩陣式LED頭燈,這將成為高精度照明的發展趨勢。從組件的角度來說,紅外激光顆粒是LiDAR最重要的一個部件之一,也就是發射器件。
“我們目前是市面上最大的905納米激光顆粒的供應商。”何海翔透露,歐司朗在去年收購了加拿大LeddarTech25.1%的股份,就是希望在激光雷達方面強化實力,在汽車照明技術上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