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廣交會歷來是內地進出口貿易的晴雨表,本屆廣交會交出的成績單令人關注。統計數據顯示,第124屆廣交會對美出口成交金額同比下降30.3%,僅為27.9億美元。不僅僅是美國,其他主要發達經濟體到會人數也普遍減少。其中,主要發達經濟體及傳統市場普遍減少,歐盟采購商人數減少3.93%,美國采購商人數減少4.07%,中國香港采購商人數減少6.34%。
貿易戰影響對美成交額降三成
廣交會歷來是內地進出口貿易的晴雨表,本屆廣交會所交出的成績單令人關注。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在4日表示,本屆廣交會境外采購商與會數量出現微降。
采購商到會人數接近19萬人次,相比2017年秋交會下降了1.11%。其中,主要發達經濟體及傳統市場普遍減少,美國采購商到會人數同比略微下降4.07%,歐盟采購商人數減少3.93%,中國香港采購商人數減少6.34%。
相對于主要發達經濟體及傳統市場的采購商人數和成交額都呈現下降趨勢,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企業及采購商參展和到會情況呈樂觀趨勢,本屆廣交會新采購商共有77733人。在前十大采購商來源地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占了7位。其中沿線國家采購商到會人數同比增長0.16%,占與會總人數比例超過44%。
參展企業普遍反映,今年以來外貿出口穩中有升。廣交會調研顯示,接近9成的機電企業表示,企業今年前三季度出口額較上年同期增長或持平。其中,有8成企業認為,2018年全年出口情況好于上年或者持平。但考慮到國內原材料、勞動力等綜合要素成本持續上升、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加大的外部環境,參展企業同時認為明年的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紡織行業影響有多大
本屆廣交會的出口商品中,機電商品仍排在成交首位,其次是輕工產品,其中,紡織服裝成交15.14億美元,占總成交額的5.1%。徐兵介紹說,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各參展企業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同時,努力開拓新興市場,不斷優化市場格局。“中國制造”正向“中國質造”和“中國創造”蝶變。
浙江省作為我國紡織品生產和出口大省,正在不斷強化創新驅動,依靠科技和網絡平臺的力量,實現真正的產業轉型升級。桐鄉眾想紡織有限公司不斷尋找新穎的面料材質和里料特性,以開發性價比高的產品。在本屆廣交會上,公司展示了含有OUTLAST技術的產品,它能夠雙向調節皮膚表面微氣候。當人體皮膚感到過熱時,這種材料會吸收熱量;當皮膚表面過冷時,就會釋放熱量。公司外貿經理表示,只有產品自主創新,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浙江金蟬布藝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窗簾“萬家簾品”平臺。該平臺依托輕紡產業基地和網絡數據資源,聯合專注生產窗簾數10年的品牌廠家和優質加盟店,力求打造一個窗簾行業線上線下緊密結合的服務品牌,真正實現“線上交易、線下體驗”的新模式。公司負責人表示:“采用這種新模式后,每款窗簾開發設計的周期大大縮短了。銷量數據可及時反饋給設計師,相比以往3~6個月才能得到終端銷售反饋情況而言,這種新模式更便于企業及時根據客戶需求作出快速響應。”
除浙江展團外,南通也組織了340家企業參展。主要展示大型機械、家紡、體育休閑、紡織面料等產品。展會期間,歐美、拉美、“一帶一路”等國家和地區前來對接洽談的客商絡繹不絕,企業的新興多元市場加速拓展、出口交易額有效提高。據統計,本屆廣交會美國客商到會情況好于預期,歐美、中東客戶當場議價下單較多,且大單、長單較多,整體收獲了不俗的成績。
徐兵表示,本屆廣交會不斷拓展服務功能和內涵,更加彰顯廣交會“賣全球買全球”的全方位對外開放平臺作用,共有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636家企業參加本屆廣交會進口展。同時,采購商中,近80000人是首次前來的新采購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