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8世界內燃機大會形成共識,百年內燃機仍有“新的春天”

時間:2018-11-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8世界內燃機大會形成共識,百年內燃機仍有“新的春天”

【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2018世界內燃機大會形成共識,百年內燃機仍有“新的春天”

挑戰!壓力!恐慌!潛力!春天!

這些是11月9日舉行的2018世界內燃機大會上出現的高頻詞語。

看來,百年內燃機行業已經明顯感覺到,動力電池等新移動能源要與他們進行一場不為人意志轉移的世紀較量。

“他們并不是生死較量,更多可能會是競合關系。”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內燃機學會候任主席、中國內燃機學會理事長、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校長金東寒在接受《中國汽車報》采訪時說道,內燃機不會消失,它再存在一百年都是沒有問題的。

其實,金東寒的觀點,也是2018世界內燃機大會上各國內燃機行業人士形成的一種共識。

作為首屆世界性的內燃機大會,國內外的35名院士到場支持,共同探討內燃機的未來發展。

2018世界內燃機大會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工程院和江蘇省人民政府指導,中國內燃機學會和無錫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大會以“綠色高效創新發展”為主題,覆蓋內燃機產、學、研、用、修、管、貿全產業鏈條,吸引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等380多名嘉賓參會。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發表視頻賀詞。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出席開幕式并作主旨報告。江蘇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小敏,中國內燃機學會理事長金東寒分別致辭。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項昌樂,中國科協副主席馬偉明院士,江蘇省副省長陳星鶯出席大會。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楊拴昌、中國工程院一局副局長徐進到會致辭。江蘇省無錫市代市長黃欽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后舉行的主峰會上,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會長晏平,國際內燃機學會秘書長皮特·穆勒·鮑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李駿,牛津大學訪問教授高騰·卡嘉迪,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分別作主旨報告。

內燃機仍是主力軍純電驅動僅是補充

內燃機是工業革命中最具核心價值、最有代表性的發明。萬鋼在視頻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內燃機的歷史地位。

萬鋼指出,內燃機發展已有一百多年,目前仍占據市場主流,這既是內燃機技術不斷發展完善的結果,也是內燃機滿足社會需要、實現自身價值的體現。他認為,當前,內燃機仍是汽車等各類機械的主動力并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內燃機技術進步在實現交通領域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中,仍將發揮不可或缺的基礎性作用。在重型運輸動力、大型工業用固定動力、船用動力、工程機械、農業機械、軍用車輛等應用領域,內燃機仍具有較為廣闊的市場需求和頑強的生命力。

90歲的何光遠老部長在開幕式上激動地說:“未來若干個技術發展周期里,內燃機作為移動動力,仍將占有主要支配地位。”李駿院士也認為:“未來10-15年內燃機依然存在,而且處于主導地位;內燃機依然還有相當大的技術潛力和創新能力。但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它的數值可能不一樣。”

“內燃機是目前和今后實現節能減排最具潛力、效果最為明顯的產品,而且,在相當長一個時期作為主流動力機械的地位不可動搖。”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會長宴平表示。

國際內燃機學會秘書長皮特·穆勒·鮑姆更是認為,現階段純電動或燃料電池驅動也僅僅是一種補充,而并非替代。

熱效率再提高10%內燃機的競爭力“了不得”

“制造業面臨的挑戰、環境的變化及巴黎協議的目標,給內燃機產業創造了極大的壓力。”皮特·穆勒·鮑姆如是說。

內燃機節能減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國家層面講,其就是能源安全問題。李書福認為,高效內燃機是我國不可或缺的動力能源。

對于百年內燃機來說,來自內外的挑戰很大。在此次大會現場,院士、專家、企業等產學研學各方都把火力集中在內燃機的熱效率提升上。最嚴法規要求,到2020年,油耗5升/百公里。“如果2025年熱效率不能大大超過42%的話,內燃機就搞不過純電驅動了。”李駿院士如是說。

一直以來,以馬自達、豐田為代表日本整車企業在內燃機熱效率提升上下足了功夫,因此他們內燃機的熱效率比中國現有水平高很多。因此,我國現有內燃機的綜合熱效率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提高內燃機的熱效率,降低燃油消耗,是穩固和發展內燃機產業地位的首要目標。”何光遠語重心長地說:“你不進步,不改革,不變革,結果就是出局和被淘汰。”

李駿院士認為,乘用車內燃機熱效率有望在點的工況下達到50%以上,但實際面的工況下很難達到。他提出,基于面工況下的熱效率(42%)和基于點工況下的熱效率(50%)相結合解決方案,比如內燃機與電動化結合等。

“如果技術持續推進,就像李駿院士說的,乘用車熱效率達到50%,那么這個競爭力就不得了,內燃機在未來50年內都是可期待的。”李書福說,“我們行業要共同努力,不斷提高內燃機熱效率,再結合比較成熟的電動化技術,我相信內燃機新的春天一定會到來。”

能源驅動多元甲醇燃料是一個選擇

“當前,世界內燃機產業都需要更清潔的‘零’排放的解決方案。“皮特·穆勒·鮑姆如是說。

中國更是如此。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除了汽油、柴油、天然氣,高效內燃機外,甲醇燃料也是一種選擇。何光遠認為,從減碳和使用低成本角度,推廣甲醇燃料動力燃燒應用是一個優選。

“甲醇適合中國國情。中國是缺油少氣多煤的國家,但甲醇資源很豐富,從確保國家能源安全角度講,研究推廣甲醇汽車是比較契合中國實際的。”李書福建議,國家將甲醇燃料納入我國清潔能源目錄,從國家層面科學推廣甲醇燃料在動力、熱力燃燒領域的應用,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清潔能源體系。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