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衰落中求生的日本電子產業:集成電路10年下滑20%

時間:2018-11-0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電子產品貿易方面,日本明顯陷入了苦戰。全球各國的計算機和半導體等電子產品的出口額在最近10年里增加了3成,一方面,日本是排名前10的國家中唯一出口額減少的國家,份額從第3位下滑至第6位。

【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在電子產品貿易方面,日本明顯陷入了苦戰。全球各國的計算機和半導體等電子產品的出口額在最近10年里增加了3成,一方面,日本是排名前10的國家中唯一出口額減少的國家,份額從第3位下滑至第6位。其背景是日本未能很好地應對電子產品從個人電腦、電視向智能手機等過渡的趨勢,同時還受到了貿易戰的影響。

全球出口額增長3成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ORO)的調查顯示,2017年全球各國電子相關產品的出口額約為2.9萬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34%。增長尤為明顯的是智能手機等通信設備,同比大增86%至5784億美元。

汽車和醫療儀器等使用的集成電路的出口額也大幅增長69%至6252億美元,計算機及其周邊設備的出口額增長了24%,增至3448億美元。起到拉動作用的是中國和美國,出口額的增幅均達到2位數。

一方面,日本則表現疲軟。2017年的出口額為1404億美元,比10年前下滑了14%。在曾經占據優勢的領域競爭力也出現下滑,日本的電視機等影像設備在2007年出口額達156億美元,但目前大幅下滑59%。

日本集成電路的出口額也下滑20%至266億美元,計算機和周邊設備的出口額也大幅下滑55%至18億美元。2007年,日本的電子產品出口總額僅次于中國和美國,排在第3,但之后相繼被德國和韓國等國超越,目前排名下滑至第6。

不過日本仍有表現堅挺的領域,例如半導體生產設備。出口額在10年里增長76%至227億美元,市占率保持在30%左右,位居全球第一。亞洲各國擅長低成本生產家電等,在精密的技術實力方面日本仍占據優勢。

但日本的半導體生產設備也面臨著危機。那就是中國的追趕和日益激烈的中美貿易戰。

中國正在努力提供集成電路和生產設備的國產化率。他們在半導體生產設備方面也提出了國產化目標。

中美摩擦令人擔憂

另外一個令人擔憂的因素的美國的動向。有貿易相關人士表示,「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存在感提高,美國對此抱有強烈的警惕感」。這是因為半導體直接關乎活用互聯網的數位技術和人工智能(AI)的主導權之爭。

日美最早將于2019年初啟動貨物貿易協定(TAG)談判。雖然汽車關稅的走向備受關注,不過有觀點認為半導體生產設備也成為隱藏的焦點。

日本半導體生產設備的出口額中,對華出口額占29%,日本是中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地。了解貿易戰的證券公司分析師指出,「美國可能要求日本在限制出口等方面提供合作」。

2017年,日本的貿易收支為順差2.9萬億日元,但是如果出口額達2萬億日元規模的半導體生產設備的出口放緩,將產生巨大影響。日本在電子產品貿易領域能夠找到新的突破口嗎?

從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統計數據來看,存在規模雖小但是在快速增長的領域。例如工業機器人。雖然日本2017年的出口額僅有22億美元,但是10年時間里增至3倍以上。

在工廠使用的機械原本并不屬于電子產品。但如今,從使用傳感器的數據控制到AI,全部被納入電子產品領域。除了中美兩國外,新興市場國家的需求也出現增長。

融合生產一線經驗和數位技術的工業機器人是日本能夠發揮優勢的領域。日本在電視機和智能手機領域一敗涂地,要想重現輝煌,有必要在關注世界形勢的同時挖掘新的優勢領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