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展會報道 > 資訊詳情

智慧安防來襲!看2018安博會上這些“黑科技”如何守護平安生活

時間:2018-11-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構建平安中國、服務一帶一路、創新智能安防”。這兩天安防界迎來了一件大事,每兩年一屆的安博會如期而至,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國際安防博覽會

【中國傳動網 展會新聞】 “構建平安中國、服務一帶一路、創新智能安防”。這兩天安防界迎來了一件大事,每兩年一屆的安博會如期而至,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國際安防博覽會。光看場館設置就足以證明是一個全方位、多角度展現安防行業發展成就、展示安防領域新產品、新技術的科技型產業博覽會。人工智能與國際館、國際館、視頻監控館、智能樓宇館、出入口控制與報警館、專業視聽與智能交通館、警務應用館等展館。那么,今年的安博會有哪些看點?與往屆相比有哪些變化?智慧安防建設又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10月23日—24日,本網記者現場探訪為你揭秘“智慧安防”里的“黑科技”。

人臉就是ID,通過人臉“洞察”潛在危險進行“黑名單報警”

現實生活中,小區、街道、車站、地鐵、機場……連成片的視頻監控已組成一張“天網”,但是這張網卻略顯遲鈍,總是事后響應,缺少事前主動出擊,如何讓這張天網更智能已經成整個行業的為核心需求。

在人工智能公司依圖科技展位現場,依圖科技業務發展副總裁程剛介紹了他們發布的最新產品“云悉明眸”智慧管理平臺,該套解決方案的三個特點,即主動安防、人員準入及運營分析。首先,通過人臉識別“洞察“潛在危險,主動“發現”那些需要關注的人群,幫助安保人員及時處理園區異常人員情況,進行“黑名單報警”。其次,以人像為主軸,通過時間、空間碰撞,串聯起不同人在園區內行為路線的“人員軌跡地圖”,幫助園區實現進一步的主動安防或主動服務。也就是說,在依圖的園區管理解決方案中,可以實現以人臉為ID,規避被冒充的風險。

此外,依圖科技還推出了面向智慧園區的AI解決方案,包含“云悉明眸”智慧管理平臺,以及智能人臉識別門禁終端、智能人臉識別閘機版終端、智能人臉抓拍攝像機系列等多款基于人臉識別的硬件產品。

作戰邏輯再進化尖端軍用智能技術應用于城市安防

在W4G10展區,記者看到一款運用光電雷達的超級智能追蹤系統,這又是一款什么神器呢?

原來,這是這是一款將軍事尖端技術轉民用的典范,據光啟創始人劉若鵬介紹,光啟“超級智能追蹤系統”其“超級”是全方位的,可在220米內持續追蹤目標,提前發現潛在風險,通過接入賦能,原有終端即可實現智能升級。借助在超級運算上的積累和實力,光啟有望以尖端新品促進安防產業進化升級。

該系統由前端的光電雷達前端感知節點、智能Wi-Fi感知節點、無人機等前端設備,以及后端超級智能引擎組成。應用了光啟尖端軍用智能技術,圖像的增強識別處理、人體形態識別、多維度綜合研判等智能技術,不僅形成以定位、手機信令、人體相貌特征、行為特征為要素構建的多維多域智能追蹤網絡,同時還基于成熟技術的應用平臺,實現“各技術之間”、“技術與業務之間”的高度融合,更靈活、更全面、更高效、更精準地滿足公安業務的復雜性需求。

“空中偵查員”,智能無人機為平安城市保駕護航

本屆安博會以“構建平安中國、服務一帶一路、創新智能安防”為主題,全面展示智能化安防技術與產品在平安中國、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創新發展與綜合應用。

在“安博會”上,大疆行業應用展出內容包括智能警用的多樣化無人機飛行平臺、快速作戰體驗、單兵裝備展示,模擬飛行訓練體驗區,開放生態平臺,尤其是快速作戰區域,引得了參展觀眾爭相體驗和稱贊。

城市安全作為平安城市的一部分,無人機扮演了“空中偵查員”的作用,警方可以利用無人機在低空建設一個巡邏網絡,形成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安防及交通巡視解決方案,推進平安城市建設。

作為全球領先的無人飛行器控制系統及無人機解決方案的研發和生產商,在本次安博會上,大疆以先進的無人機飛控技術為基礎,深度結合搜救、消防、交通管理、應急搶險等實際應用場景,持續更新智能無人機安防解決方案,幫助公共安全機構提升作戰效率,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據悉,本屆安博會共為期4天。安博會每兩年在北京舉辦一屆,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十三屆,參展商總量突破8000家,觀展專業觀眾達到百萬人次,是一個全方位、多角度展現安防行業發展成就、展示安防領域新產品、新技術的科技型產業博覽會,已成為中國安防行業的高端品牌展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國際安防博覽會之一。

現場,還有多種人氣爆棚的現場體驗,記者就不再一一列舉啦,有條件的觀眾可以抓緊時間前往體驗。不能到現場的也沒關系,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奉上一組現場體驗圖分享給給大家:請點擊原文。

擁抱新技術,傳統安防產業的轉型之道

作為一名安防愛好者,近年來有幸參加過幾屆安博會。不過今年安博會有些不尋常,今年安防展給人的最大特點便是少了許多傳統設備展示,多了許多新技術、新概念的身影。

傳統安防設備與技術正在被日新月異的大數據、AI等新技術所賦能或被淘汰。以往場面宏大的安防企業,要么縮減規模,要么不見蹤影,取而待之的則是智慧警務、無人防空、輕量級人臉識別等新技術企業,這無一不是大浪淘沙后的結果。

以人臉識別為例:傳統的監控系統多偏向于事后響應,缺少事前主動出擊、主動預防的能力。而擁抱AI技術的新設備則能有效滿足快速找出人、找到人、定位人的核心訴求,固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固然擁抱新技術才是傳統安防產業的真正轉型之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