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企業動態】 2018年10月23日,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碧波萬頃的伶仃洋上蜿蜒著一條長長的絲帶,這座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大橋到底有多奇跡呢?我們來看一組“大”數據。
看了以上數據是不是越發覺得厲害了我的國!作為世界上里程最長、壽命最長、鋼結構最大、施工難度最大、沉管隧道最長、技術含量最高、科學專利和投資金額最多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工程的技術及設備規模創造了多項世界記錄。在整座大橋的建設中,沉管隧道及其技術是整個工程的核心,既減少大橋和人工島的長度,降低建筑阻水率,從而保持航道暢通,又避免與附近航線產生沖突。
沉管隧道安置采用集數字化集成控制、數控拉合、精準聲吶測控、遙感壓載等為一體的無人對接沉管系統,對沉管安放和對接的精準要求極高,沉降控制范圍在10厘米之內,基槽開挖誤差范圍在0-0.5米之間。如此高難度的隧道沉管工程最終由上海振華重工集團承接,每個管節由兩艘沉管船負責沉管,一艘為主船,一艘為副船,控制命令由主船發出,確保兩艘船沉管速度完全一致,進而保障整個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工程圓滿完成。
由于兩艘船在海上工作,無法鋪設通訊電纜或光纜,通訊采用無線方案,為了防止通訊突然出現問題,采用了菲尼克斯電氣冗余無線通訊方案,主要實現兩艘船之間控制信號及CCTV攝像頭信號的傳輸,控制信號優先傳輸。為保證港珠澳大橋隧道沉管工程順利完成,菲尼克斯電氣提供了完善的無線通訊解決方案,實現WLAN的冗余通訊模式,大大提高了無線通訊的可靠性。
同時,該方案還選用了菲尼克斯電氣防雷附件,可以有效地提高無線設備的安全性;菲尼克斯QUINT電源工作持續穩定,為整套系統運行提供了可靠的供電保障;PT端子直插自鎖專利技術使接線時間減少70%,接線效率提高80%,節省了整個項目的接線時間及工期,保證整個方案快速實施。
菲尼克斯電氣無線通訊解決方案從2011年5月提出討論,經過10多輪測試于2012年9月進行調試,2013年5月6日完成首個管節的沉放,直至2017年3月7日最后一個管節完成沉管及對接,整套方案一直持續穩定運行,未出現任何問題,為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沉管工程的順利完工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通訊保障,贏得了振華重工合作伙伴的高度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