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協作機器人風頭正勁,迎合三大趨勢國內企業將獲突破

時間:2018-10-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當前,我國協作機器人的發展勢頭十分迅猛,但技術、成本和接受度方面的因素正阻礙行業向前進步,我國企業還需攻堅克難、順勢而為,才能推動產業走向成熟。

【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當前,我國協作機器人的發展勢頭十分迅猛,但技術、成本和接受度方面的因素正阻礙行業向前進步,我國企業還需攻堅克難、順勢而為,才能推動產業走向成熟。

協作機器人風頭正勁迎合三大趨勢國內企業將獲突破

今年10月初,美國協作機器人先驅RethinkRobotics突然宣布倒閉,一代巨頭的悄然隕落,讓不少人對協作機器人市場發展感到擔憂。在我國,協作機器人也被認為是一個過渡概念,過渡期長短未定且時常在“叫好不叫座”的魔咒中掙扎,讓人們對行業發展的未來倍感迷茫。

但其實,無論是巨頭的隕落還是過渡期的魔咒,都無法削弱協作機器人風頭正勁的發展勢頭。自2014年協作機器人興起以來,4年間全球市場年均復合增速達到69%,飛速發展下預計2020年全球銷量將達5萬臺,市場規模將突破84億元,這讓不少企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協作機器人發展火熱

協作機器人的概念源自于1996年的美國,研究初衷是為了讓機器人變得足夠安全,以便能與工人協同作業,拉近人機距離。時至今日,這個目的不僅沒有改變,反而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獲得了眾多企業的積極推廣。

目前,全球入局并發展協作機器人的廠商已有60余家。其中,優傲機器人憑借2.7萬臺的全球裝機量和60%的全球市場份額,穩坐行業頭把交椅。而傳統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也在迎頭追趕,陸續推出新品。此外,博盛、愛普生等巨頭廠商也不甘缺席,新秀大咖一起爭相搶灘國際市場。在此過程中,新的合作關系也開始形成,川崎與ABB的聯合發展,開啟了全球范圍內協作機器人領域合作的先河。

相比于較為成熟的國際市場,國內市場尚處于早期階段,但發展勢頭迅猛。較早進入行業的新松、遨博等企業紛紛大展拳腳,自主研發的新品層出不窮,同時,以節卡、鎂伽、艾利特、揚天科技為代表的新興初創企業也摩拳擦掌欲分羹,掀起一輪又一輪的融資狂潮。

隨著企業對資本市場瓜分搶占的加劇,技術專利方面的跑馬圈地運動也開展的如火如荼。當前,從企業層面來看,優傲機器人和“四大家族”分別構成了專利申請的一二陣容,而從國家層面來看,素有“機器人王國”之稱的日本專利申請量最大,中國、德國同居其后。

國內發展猶存在問題

雖然我國緊跟上了全球協作機器人的發展熱潮,在企業布局和專利方面追趕速度有所提升,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國內協作機器人的市場還未完全打開,人機協作遠未到大規模應用的階段,仍存在三大問題阻礙著行業的發展。

首當其沖的就是技術問題。我國專利申請量盡管已經位居第二,但在具體內容上與國外有明顯差距,我國偏向于實用型專利,技術發明專利較少,自主創新和研發能力不夠。同時,在技術指標上也偏向于易用性、靈活性等方面,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精準性方面仍差強人意。

其次便是價格問題。因為協作機器人結構更加緊湊,設計和制造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同時為了保證安全性軟硬件要求也很高,這些都注定了其價格不會便宜。但對于新興行業來說,在普及度和接受度都還不夠成熟的情況下,高昂的價格就是硬傷,是阻礙機器人產量提升和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最后是國內供應鏈的不完善。協作機器人的組成部分和工業機器人其實有些不同,例如在零部件部分除了三大核心部件之外,還有直驅電機、模塊化編碼器、傳感器等等。而目前國內在這些零部件領域做得好的企業較少,供應鏈還沒完全打通,未來還有很大改善空間。

三方面應用漸成趨勢

當然,在這些問題之后,我們還是要看到協作機器人廣闊的發展前景,而要將潛力藍海變為現實,就需要把握發展中的一些趨勢,只有做到順勢而為方能事倍功半。從目前協作機器人市場發展情況來看,國內的應用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是協作機器人可與其他機器人組合,構成復合型機器人應用,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優傲機器人,UR協作機器人搭載到AGV之上后,實現了多功能的應用;其二是協作機器人會慢慢往重負載方向發展,在輕小型日漸泛濫的情況下,尚未開拓的重型協作機器人有望成為未來趨勢;其三便是協作機器人會配備各種柔性的夾具,隨著柔性化作業需求的不斷攀升,協作機器人不僅僅局限于工業領域,搭配各種柔性夾具,依靠靈活性服務多行業將成又一趨勢。

總而言之,協作機器人發展道路雖然艱辛,但發展勢頭是喜人的,我國企業只需正視差距,克服困難,迎合趨勢,就能后來居上走向成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