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半導體打開機器視覺的想象空間

時間:2018-10-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人工智能技術大規模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同時,在工業領域,尤其是占據龐大市場的手機制造環節,正吸引越來越多機器視覺類公司的目光。

【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在人工智能技術大規模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同時,在工業領域,尤其是占據龐大市場的手機制造環節,正吸引越來越多機器視覺類公司的目光。

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多位機器視覺公司創始人表示,安防領域的應用已經涌現諸多獨角獸,工業場景尤其在質量檢測環節,正成為下一個被瞄準的方向。尤其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珠三角發達的制造業與集中在此的產學研能力正加快融合。

尤其國家近年對半導體行業的大力支持下,部分機器視覺類公司“瞄上”半導體封裝等環節,正著手對此進行下一步的技術突破。

工業檢測土壤

從計算機視覺領域來看,其產業化落地的步伐最先從與人相關開始。

10月25日,IDC中國高級研究經理盧言霞向記者分析道,在目前相對成熟的應用市場中,安防中細分的軟件供應模塊、靜態人臉識別、公共區域的門禁等方面屬較快增長領域;但細分到動態面部識別、比如抓拍時,仍需要一定時間迭代。此外在智慧交通領域,由城市擁堵引發的需求導致過去1-2年規模較大。

從2018年開始,手機終端和互聯網端的具體應用場景開始成為顯著增長點,后者包括智能建房、3D試衣等場景?!敖酉聛碓诎⒗?、京東和其他創新公司的推動之下,預計2018-2019年新零售的AI應用場景成為下一個熱點。此外醫療影像識別、自動駕駛等市場空間也很大。”

反觀機器視覺領域,盧言霞認為,從宏觀來看其整體算法和應用落地尚且未到大規模爆發階段。這最首先便是與自動化程度相關。

“計算機視覺模型的建立,需要大量數據資源,從目前國內制造業整體來看,聯網程度尚不足夠。但在工業應用場景中,對于AI算法的精度要求很高,否則會帶來安全隱患?!彼硎?,因此整體看來,國內應用在制造場景的機器視覺爆發,與工業互聯網推進程度強相關,或將需要2-5年時間逐步醞釀。

盧言霞分析道,制造行業差別很大,有自己的行業規則,也需要很深的行業理解。“據我了解目前運用在工業制造領域,真實場景下平均精準度大概在80%-90%,個別理想狀態可以達到98%-99%。但更多應該還是在采集數據和訓練模型階段。因此目前會被用在對質量和精度要求沒那么高的產品制造中。”

當然珠三角的優勢在于,制造業場景豐富,且推動智能制造發展的相關新型工廠正逐步在政策支持下建設起來。這也是在大灣區正涌現一批聚焦機器視覺技術落地公司的背景所在,其中手機產業鏈由于龐大的市場空間最受關注。

10月19日,高視科技董事長姜涌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工業自動化分兩大領域,第一是工業生產設備,第二是工業檢測設備。高視科技聚焦的正是后者?!暗诙€領域意味著生產自動化基本完成,這樣的公司產量很大、實力很強,是很好的基礎。而手機相關領域就是基數很大,迭代性強的代表行業,且利潤度非常好。”

在檢測設備中運用機器視覺的訴求迫切,更與人體檢測成本過高有關。從趨勢來看,手機產業鏈中電池、蓋板、屏幕等環節被優先關注。

“舉個例子,2017年需要40萬工人檢測屏幕,但屏幕檢測對人眼傷害比較大,且傷害不可修復。因此這個場景中,機器換人是趨勢。”姜涌解釋道,而中國的手機屏幕產能占全世界比例的50%,電池所占比例達到近70%。

品圖視覺科技則專注在手機蓋板瑕疵檢測方面。公司創始人兼CEO劉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該領域檢測的行業規模約在196億人民幣。

半導體封裝機遇

不約而同地,上述高管均向記者表達了對半導體行業參與度的熱情。這與政策支持相關,另外從技術角度,也意味著面向更高階的比拼。

“我們的研發會繼續朝著有挑戰、有高技術壁壘的方向走,目前實際落地當然要考慮到賺錢和容易落地的問題,比如鈕扣、電池檢測等。但我們比較看好半導體行業?!眲⒎f向記者表示。

姜涌也指出,對半導體封裝階段的檢測是公司關注的方向,并已著手布局,雖然在國內工業制造過程中,半導體封裝尚未是主流市場,目前還沒到“爆點”,但“在政府政策支持下,或許1-2年后會開始帶來機會。我們會提前布局,因為現在的技術從布局到成熟可能還要一年,我們希望在一年之后能趕上這個時候?!?/p>

劉穎則進一步解釋道,“半導體是周期很長、要求極高的產業,我們當然輕易不敢進入,對半導體的檢測也不是某一家公司可以輕易做到,未來我們將考慮尋求合作方一起介入?!?/p>

在政策支持下,國內半導體行業今年迎來新一輪熱度,產業收并購熱情也不斷走高。但相比國內十分成熟的手機產業鏈,半導體封裝領域實則發展緩慢,這類機器視覺公司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劉穎清楚意識到,無論從精密度、光學部件配置等方面,都要達到納米級水準。這需要的將不止軟件,還有機器乃至于電控方面都要匹配。

“要配合精密度更高的半導體封裝,光學、視覺算法等是核心?!苯恳脖硎荆瑸榇?,機器視覺公司的迭代,也將是以“一代設備”為單位,而非只是“一批設備”。

不過,目前AI人才稀缺是普遍性難題。大灣區的產學研聯動固然可以帶來較好的基礎資源,但同時需要警惕行業認知度問題。

比如劉穎向記者提出,“實際上真正的AI人才很少,只不過這個行業現在比較好,又有一些現成的開放性資源,有時會給年輕人帶來錯覺,以為拿幾張照片訓練獲得結果,就是懂得AI算法,但AI研究本身的結構、資源、數據配備,其實很有講究。所以真正精通的人才仍然緊缺。另外是GPU等硬件,目前仍是運用國外的產品居多?!?/p>

不過她很有信心,“只要有這個行業在,有這個氣氛,倒不是特別擔心。只不過需考慮清楚,著力點要放在哪里,而不要說只是看到這個行業很熱?!?/p>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