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安全、清潔、高效的智慧型礦山是未來發展趨勢,只要順勢而為,就必定大有作為。2018礦業前沿與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年會暨首屆智能礦業國際論壇,日前在北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蘇義腦指出,人類面臨全球能源與資源、生態與環境、氣候變化等危機的多重挑戰,由此引發的以綠色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中國第一次與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這是機遇也是挑戰。
隨著礦業的現代化,各類礦山設備不斷升級,對機械、材料、光學、電子、自動化等各個領域都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看似笨重的礦山機械裝備實際上蘊含著大量的高新技術。因此,礦業的轉型升級為實現制造強國目標提供了動力,中國創造也為礦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支撐。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長賈明星認為,今年以來,盡管影響礦山行業運行的不確定因素增加,但隨著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的推進,我國有色金屬行業整體運營效益好轉,市場需求量保持上升態勢。全球礦產品需求的基本穩定和我國經濟的新常態,正是促進我國傳統礦業進行結構轉型升級、加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礦業的機遇期。
中國工程院院士古德生提出,金屬礦業的三大發展主題:綠色開發是礦業的發展道路,深部開采是礦業的前沿領域,智能采礦是礦業的未來目標。針對我國礦業信息化的狀況,古德生建議:一是采礦工作者應是“用信息化改造傳統礦業”的積極推動者;二是大力發展地下金屬礦山的智能采礦設備制造業和軟件產業;三是要重視創新集約化、連續化、遙控化的新采礦模式;四是要集中力量,在三年內重點建設大、中型示范礦山,為金屬礦業發展起引領作用;五是深化高校采礦工程專業的改革,培養面向礦業未來的創新型人才;六是在礦業現代化的進程中,要充分調動民營企業的力量;七是推進“礦業信息化”要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工作重點。
蘇義腦表示,中國工程院正充分發揮“以科學咨詢支撐科學決策,以科學決策引領科學發展”的重要作用,在面臨全球能源與資源、氣候變化等危機的多重挑戰下,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推動我國礦業智能化建設。同時,勉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凝神靜氣、腳踏實地,加強國內外交流合作,不斷開辟礦業發展新天地,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能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