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智能制造領域投資很熱 但深入布局要認清產業邏輯

時間:2018-10-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分析智能制造的核心流程,我們看核心的東西,就又會有更多的擔憂。工業設計領域中國有哪些知名的公司嗎?很少,除了北京有一兩家以外。有多少工業軟件企業?在整個生態鏈中,叫得響的沒有,只有一些在MES領域,在生產管理細分領域,也許有的企業做得還不錯,但是很難做得特別大。

【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2018年10月19日,在“BATi智能制造·智能產品論壇”上午的嘉賓分享環節中,天鷹資本創始合伙人遲景朝發表了主題為“脫虛入實,智能制造引領資本新熱度”的演講,與眾嘉賓分享了作為一家“Allin”智能制造的投資機構,天鷹資本對智能制造領域的情況判斷和未來趨勢理解,并介紹了自己的投資邏輯。

以下為筆者整理的天鷹資本遲景朝演講全文(為方便閱讀,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我們進行了一定的修改)。

天鷹資本在2016年開始正式進入智能制造的投資領域,其實天鷹并沒有追逐時代的風向。最近很多基金紛紛轉向到智能制造領域的投資,因為覺得這個領域很火,也很穩健。其實在2010年下半年開始,我們經過非常嚴謹的分析,徹底拋棄了其他傳統領域的投資,Allin到智能制造領域,并且可以很負責任地說,天鷹資本在未來十年內不會干別的事情,就是要把智能制造做到極致、做到頂點。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脫虛入實,智能制造引領資本新熱度”,這個熱度新不新?的確很新、很熱。因為現在所有機構或多或少都會說我們關注制造業,而整個大環境又非常微妙,金融去杠桿,很多企業面臨資金壓力,中美貿易戰爭,全球化經濟秩序的重新塑造,這對很多企業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目前當A股紛紛跌破發行價的時候,依然堅挺的企業還是制造業企業,因為制造業企業有一個比較穩健的投資風格。所以很多企業、很多基金都來進入這個行業,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并沒有感到過分的興奮,反而有一絲絲的擔心。從我們兩年多在智能制造領域深度布局的感受來說,其實這個領域的投資還是有一定的門檻。

做投資和做任何事情,我們都要看基本面。今天跟大家分享四個部分話題:一、智能制造發展情況;二、智能制造發展趨勢;三、智能制造行業影響;四、智能制造典型案例。如果我們只是關注周邊其他的同行在做什么事情的話,我想我們很難在智能制造領域做得特別深入、特別好,所以天鷹一直在關注行業發展趨勢,這就是為什么在2016年開始我們就正式的進入到智能制造發展投資細分領域。

智能制造發展情況

這張圖大家應該都很清楚,因為這張圖在2015年就發布了。2015年國家就已經很耐心地說了,到2045年才能建成制造業強國。這說明什么問題呢?我們不可能有錢到在短短十年內在制造業行業催生出一個BAT來,因為任何技術的投入和突破都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對行業比較謹慎。

中國智能制造業存在什么問題?在我們提出理論技術體系方面有很多差距,否則我們就不可能在半導體、不可能在芯片,甚至我們也不可能在工業軟件這樣的領域都面臨很大的挑戰和國際化一線競爭對手這樣的差距。

在智能制造裝備和技術,包括發動機、數控機床很多都是嚴重依賴進口。這些技術沒辦法去原創,未來我們是很難有本質的突破。

智能制造高端人才缺乏,除了日資企業以前在中國幫我們培養出了一些在數控機床領域比較好的有底子的研發人員,初級機床是很難培養出數控機床領域領先人物。所以我們環顧一下中國數控機床領域,大部分還是在國外競爭對手手里。

同時,企業智能化水平普遍不高,這就是為什么大量系統集成公司有很大業務發展空間。因為我們的傳統企業太落后了,我們的智能化水平太需要提升了。

這就是中國制造企業面臨的問題。

分析智能制造的核心流程,我們看核心的東西,就又會有更多的擔憂。工業設計領域中國有哪些知名的公司嗎?很少,除了北京有一兩家以外。有多少工業軟件企業?在整個生態鏈中,叫得響的沒有,只有一些在MES領域,在生產管理細分領域,也許有的企業做得還不錯,但是很難做得特別大。

制造回歸到本質,大家看到在工廠非常熱鬧的景象,那只是表面。作為投資人,要抱著一顆客觀、理性的態度分析背后的邏輯,其實高端制造業的核心,很多是在算法、材料,試問如果沒有新材料的突破,機器設備、元器件質量能有所提升嗎?是不可能提升的。當看到這些問題的時候,當看到大批機構又涌入到所謂風口是智能制造的時候,我想將來又有大批的死掉,因為這個領域觸及到底部是需要時間,真正的投出好的項目也需要時間的積累。

在前面跟大家說的都是比較進深的天鷹資本在智能制造這個生態領域布局的時候所面臨的問題,或者深入分析的想法。

智能制造發展趨勢

制造業發展有五大趨勢:

第一,由規模化生產向定制化生產轉變。這就是我們投資酷特智能的意義,酷特對我們的意義并不是投了一個知名的項目,而是它給我們很多反思、很多思考,就是未來中國制造業是可以顛覆消費業的,它是可以引導很多消費的創新這樣一個大的趨勢,這里有投資機會。

第二,由單純生產向產品服務化轉變。樹根互聯在這里也承擔了這樣一些使命。

第三,由傳統生產向智能化和信息化轉變。現在對于很多傳統行業來說,如果不邁出這一步,未來在制造業布局中可能會面臨著被淘汰、被消亡掉這樣一個不可逆轉的命運。

第四,由粗放生產向可持續化生產轉變。以前都是粗放式生產,所以為什么我們一直在去庫存,為什么我們在做供給側改革,未來隨著可節約持續性生產方式推廣,未來中國不可能再需要大量的去庫存,或者大量的供給側改革。

第五,促進專業化分工和縱向一體化轉變。把一個行業、一個產業、一個細分行業做到極致。

下面講講智能制造三大驅動力,跟大家在座嘉賓的分享和拋磚引玉,都代表了天鷹在每個細分領域繼續深耕,或者尋找投資機會。智能制造三大驅動力:

第一,信息技術指數級增長。如果沒有物聯網、沒有工業大數據,沒有數據分析的話,我想智能制造不可能有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制造業可能是為數不多的在中國還具有買單能力的行業,所以新技術要大量的去跟制造業產業金融,這是很大的方向。

第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普及應用。應用普及會造就大量的CToM,由生產到消費終端這樣的整個行業,產業顛覆性變化的趨勢。

第三,技術融合和系統集成式創新。隨著新制造方式、工程管理方式,包括管理方式變化,未來技術融合在系統集成,會推動制造業更好的發展。

這是智能制造的三大驅動力。

我們再看看智能制造發展趨勢,到底有哪些趨勢?

目前在國內系統集成已經發展得如火如荼,而大量的行業還是需要很多系統集成商。而傳統系統集成商很多都聚集到3C行業,甚至可能未來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但是不要忘了,我們中國有大量的基礎工業,我們有很多鋼鐵行業,我們有煤炭行業,我們有紡織行業,其實這些行業用工人數、效率遠遠沒有提升,能夠聚焦在這些領域的系統集成商,我想他們的發展速度將會更加的廣泛、更加的快。

另外是邊緣決策。我們曾經投過一個智能注塑機,可以機器設備決定這臺設備是否繼續運行下去。當發現模具里塑料殘余的時候,會自動停機進行檢測。隨著這樣的技術發展,智能制造會向智能的方向發展,機器設備、生產流程可以自主的決定生產未來發展進展。

還有工業大數據。隨著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未來將會積累大量的工業大數據。這些工業大數據返回來會指導制造行業,甚至影響未來消費端的趨勢變化,這些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未來制造業企業將會往更加專業化方向去進步,所以這是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

智能制造行業影響

其實智能制造影響的行業非常深遠,這里只是簡單剖析知道幾個方向,智能制造可能未來會施加的影響。

第一,智能制造改變產品發展。

智能制造可能會改變所有產品發展歷程。一是改變產品研發方式。我們知道,以前的產品研發方式都是出個設計,接著出一個樣品。但是面臨很大的風險,一方面是研發費用浪費;另一方面在前端生產過程中也會浪費掉,因為沒有進行大規模生產,很難確保這樣的生產是到位的。

但是我們看現在智能制造在產品的設計研發領域所做的突破。現在有一種衍生式的設計方式,虛擬了一個設計軟件,可以開發出幾百款產品,而每一種產品會選擇樣式最好、質量最輕,同時扛壓能力最強,用的耗材又是最少的產品設計方式,我想這一定是最優最好的生產方式。

二是改變產品生產方式。以前都是拿一大塊切切削削,未來有增材、3D打印,通過等材的生產方式,這樣的生產方式一定會大面積的推廣。

三是改變產品進化方式。我們都知道工業自動化,但是我們不太了解知識自動化,幾十年積累的知識都可以進行自動化。所需要的新人員就是創新,因為以前所有的知識都已經積累完畢。同時隨著周邊生態系統不斷的演化和推進,對產品生產方式來說,產品進化方式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所以說,智能制造是在改變產品發展方式和趨勢。

第二,智能制造顛覆消費行業。

智能制造未來它一定會顛覆消費行業,會把消費行業推到更加個性化、人性化的地位。隨著消費升級的推進,無論是服裝,還是需要的食品,都可以進行個性化定制,都可以按需定制。隨著產品按需定制,通過云計算來算出什么樣的更適合消費者,通過自動化進行生產,最后通過物聯網高度匹配和運輸,這些都會顛覆現有的消費行業消費品模式。

第三,智能制造提升核心工業。

目前,最基礎、最核心的設備還都掌握在國際化的大公司手里。隨著貿易戰爭推動,為什么美國敢跟我們去打貿易戰爭,因為我們還有很多核心的東西沒有研發出來,還需要時間和產業積累。這就是智能制造可以提升很多核心工業。

四、智能制造典型案例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酷特智能的案例。酷特智能是做服裝的企業,服裝制造給人感覺都是很低端的,但是我們看一下現在酷特怎么去做?酷特的工藝流程是通過信息化驅動了設計、采購、生產、質控、物流等全制造流程控制,所以一天可以生產3000多件不同款式、不同顏色的衣服,每件衣服是不一樣的,因為它真正達到了信息化、智能化驅動整個生產過程。最終它的好處在哪里?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實現了需求的驅動,滿足了個性化的需求,實現了零庫存,以及引導了消費主義的時代。

我想強調的是,一個傳統服裝行業工業4.0智能制造改變過程,最終給我們行業帶來什么樣的借鑒意義和引導意義?第一,創造了數據驅動的智能工廠。將信息技術網絡技術、3D邏輯等手段和現代理念深度融合、應用到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第二,創造了傳統企業升級改造徹底解決方案。把產品和做好再轉變思維,融入時代,于網絡、數據深度是傳統行業的春天。

我們最近剛完成的李群自動化投資項目,我們為什么投資這個公司?因為天鷹特別癡迷于有技術含量的公司,因為我想技術含量不怕任何深冬,我們投資的有技術含量的公司今年逆勢上升,都非常好。

如果李群給做產品設備公司借鑒意義的話,第一,隨著自有技術推進,它已經在機器人行業得到非常大的發展趨勢。另外,這個企業非常重視技術研發,可能前幾年在市面上很難聽到這家公司,因為他們一直專注技術提升,我想這才是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我們不能再去打價格戰,因為很難有足夠的利潤和精力去支撐企業在產品方面的升級。第二,自主研發、技術突破。在很多技術方面,包括控制技術方面李群都有很大突破,以及未來新的技術都有很多探討。

最后,送給大家制造業企業,包括未來想專注制造領域投資的機構八個字“仰望星空,腳踏實地”。雖然智能制造看起來很美,其實真的做好了不容易,所以希望大家能夠“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