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近日,由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8世界互聯網工業大會在青島隆重舉行。中國工程院原院長、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作了題為《以創新為第一動力,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扎實推進制造強國戰略》的主題演講。
周濟表示,新世紀以來,移動互聯、超級計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飛速發展,并迅速普及應用,形成群體性跨越,這些歷史性的技術進步集中匯聚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戰略性突破,新一代人工智能最本質的特征是具備認知和學習的能力,具備生成知識和更好地運用知識的能力,實現了質的飛越。當然,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還在極速發展的進程中,將繼續從“弱人工智能”邁向“強人工智能”,應用范圍將更加泛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技術,正在形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引擎。
周濟認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新一代智能制造技術,成為了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新一代智能制造的突破和廣泛應用將推動形成這次工業革命的高潮,引領真正意義上的工業4.0,實現第四次工業革命。
周濟強調,智能制造是我國制造業創新發展的主要抓手、主攻方向。當前,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實現群體突破和融合應用,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為特征的信息化開創了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的新階段。因此,對于信息化技術發展的新階段,智能制造可以歸納出三種基本范式:一是數字化制造,是智能制造的第一種基本范式,也可以稱之為第一代智能制造。上世紀下半葉以來,以數字化為主要內容的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制造業,形成數字一代創新產品、數字化制造系統和數字化企業。
二是互聯網+制造,實際上是互聯網+數字化制造,是智能制造的第二種基本范式,也可以稱之為第二代智能制造。上世紀末,互聯網技術開始廣泛應用,網絡將人、流程、數據和事物聯系起來,重塑了制造的價值鏈。德國工業4.0和美國工業互聯網深刻闡述了數字化網絡化制造范式,完美地提出了技術路線。過去這幾年,工業界大力推進互聯網+制造,一批數字化制造基礎較好的企業實現了轉變。
三是新一代智能制造,這是智能制造的第三種基本范式。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新一代智能制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制造,將從根本上引領和推進新一輪工業革命。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西方順序發展智能制造的三個階段,中國應該發揮后發優勢,采取三個基本范式,走一條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并行推進的創新之路。”周濟表示。
對于新一代智能制造,周濟認為,新一代智能制造是一個大系統,主要由智能產品、智能生產、智能服務三大功能系統以及智能制造云和工業智聯網集合而成。
其中,第一,智能產品和裝備是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統的主體。
第二,智能生產是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統的主線,流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基礎性的戰略地位,最有可能率先突破新一代智能制造。而離散型智能工廠將應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加工質量的升級、加工工藝的優化、生產的智能調度和管理,建成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工廠。機器換人,企業生產能力的技術改造、智能升級,不僅可以解決生產一線勞動力短缺和人力成本高升的問題,而且從根本上提高制造業質量、效率和企業競爭力。因此,在今后相當長時間內,企業的生產能力升級,生產線、車間、工廠的智能升級將成為推進智能制造的主要戰場。
第三,以智能服務為核心的產業模式變革是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統的主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催生了產業模式的革命型轉變,產業模式將實現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轉變,一方面,產業模式將從大規模流水線生產轉向規模定制化生產;另一方面,整個制造業的產業形態將從生產型制造向生產服務型制造轉變。
第四,智能制造云和工業智聯網是支撐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統的基礎。隨著新一代通信技術、網絡技術、云技術、人工智能的技術發展和應用,智能制造云和工業智聯網將實現質的飛越,為新一代智能制造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變革提供發展的空間和可靠的保障。
第五,系統集成將智能制造各功能系統和支撐系統集成為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統,這是新一代智能制造最基本的特征和優勢。新一代智能制造內部和外部均呈現系統“大集成”,具有集中與分布、統籌與精準、包容與共享的特性。
“未來二十年,是中國制造業實現由大到強的關鍵時期,是制造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關鍵時期,同時,未來二十年,是智能制造這個新一輪工業革命核心技術發展的關鍵時期。”周濟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