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西安,是一座千年古都,是絲路經濟帶上首個移動支付智慧城市,更是在數字經濟新時代下崛起的數字名城。在數字經濟和智慧產業的雙輪驅動下,西安作為一個內陸城市煥發了全新的發展潛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并明確提出建設“智慧社會”。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發展,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穩步推進。在中國信息化研究與促進網、國衡智慧城市科技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17-2018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評估結果通報》中,西安被評選為為2018-2019年度中國最具發展潛力智慧城市。
建筑是人們生活工作的主要場景,也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智能建筑的出現滿足了人們對于未來建筑的美好幻想:智能化、人性化、便捷、安全、與節能。智慧城市建設離不開綠色智能建筑的發展,而智能化技術在各個領域的發展應用,也為城市建設中的綠色建筑智能化帶來無限可能。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智能建筑行業市場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統計,大型公共建筑中采暖和空調能耗約占50%-60%,照明能耗約占20%-30%,電梯能耗約占8%-10%。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建筑能耗的總量逐年上升,在能源總消費量中所占比約34%,發展綠色建筑將成為大勢所趨。
2017年3月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旨在建設節能低碳、綠色生態、集約高效的建筑用能體系,推動住房城鄉建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8年住建部工作要點中提出,要擴大綠色建筑強制推廣范圍,力爭到年底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40%。與之呼應,全國各地都相繼推出促進綠色建筑發展的政策法規。
目前,我國已經建成的綠色建筑約有2,000座,主要集中在江蘇、廣州、山東、北京、上海等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隨著人們對未來建筑舒適、健康、經濟等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綠色建筑將會進一步普及。
綠色建筑技術是指在建筑領域中盡可能地對使用的資源、能源進行節約,進而為人們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主要是以節能減排作為建筑目的,將建筑體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作為建設宗旨,融合了智能化技術與綠色建筑技術,將促進城市建筑體朝著高效、便捷、節能、安全的方向發展,達成建設智慧綠色建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