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技術前沿】 近日,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測井公司”)自主研發的國產高端測井裝備多頻核磁共振測井儀在中石油內蒙古巴彥河套盆地的重點預探井吉華2x井勘探中發揮重要作用,利用測量取得的成像測井資料,綜合解釋識別優質儲層195米,對37米油層提出試油建議并獲高產工業油流,為該區塊勘探取得重大新發現提供了技術支撐。
在我國新發現的油氣藏中,非常規及復雜油氣藏的比例已達70%以上,這類油氣藏用常規測井技術難以準確識別與評價。核磁共振測井技術是唯一能夠同時評價儲層孔隙特征和流體識別的方法。多頻核磁共振測井儀器基于地層中氫核與外加磁場的相互作用產生共振吸收原理,測量自旋回波信號,得到孔隙度、孔徑分布、流體性質等地層信息,對研究地質構造、儲層特性、預測產能等均具有重要意義。
此前這項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使用價格昂貴。針對國內復雜油氣勘探開發需要,測井公司經過十二年產學研結合持續攻關,突破了高信噪比的傳感器設計與實現、井下多頻大功率發射和微弱信號檢測、多觀測模式回波處理與解譜反演成像解釋等技術難題,研發成功形成國產高精度核磁共振測井裝備以及配套的綜合處理軟件。通過改進,國產儀器長度比哈利伯頓的更短小,可減小作業安全風險。
該裝備于2014年試驗應用,在長慶、華北、青海、吐哈等中石油16個油氣田現場測井800余口。應用表明,該裝備系統的重復性、一致性、穩定性良好,主要技術指標與國外同類產品相當,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經中國石油科技成果鑒定,該技術取得發明專利14件,軟件著作權2件,2014年入選中國石油十大科技進展名錄,2018年榮獲石油石化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金質獎。該儀器研發成功,將有效提升我國在復雜油氣有效識別和精細解釋評價方面的能力。
截至目前,測井公司已經建立了多頻核磁共振測井儀器行業標準和產品生產線,交付儀器20套,在產10套,平均單套成本約為國外同類儀器的40%,為國產成像測井裝備實現規?;瘧玫於嘶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