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創業公司高速發展 重塑無人駕駛產業競爭格局

時間:2018-10-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無人駕駛車輛是汽車智能化發展的最終方向,通過使用計算機、傳感器和其他技術設備使車輛在沒有駕駛員的主動控制和連續監測下可以安全行駛。從整車制造角度出發,無人駕駛車輛構造可分為環境感知系統、定位導航系統、路徑規劃系統、中央處理單元、輔助駕駛系統與運動控制系統六大系統。

【中國傳動網 市場分析】 無人駕駛的定義及發展

近年來,無人駕駛汽車一直是備受關注的一項汽車技術,不少國家已經開始了無人駕駛汽車的測試。無人駕駛汽車,即智能駕駛汽車是一種自動化載具,能夠部分或者全面代替駕駛員進行駕駛行為,無人駕駛汽車是智能汽車發展的最高形態。從原理角度看,無人駕駛控制系統模擬人類的駕駛方式,由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組成,對應感知、決策、執行三大功能模塊。

無人駕駛是智能汽車發展的終極階段,背后蘊藏著解放駕駛人時間、提高道路安全以及車聯網入口等巨大經濟效益。

按按目前較為權威的美國高速公路安全局分類,無人駕駛發展將經歷4個階段,目前2級階段的技術已部分實現商業化量產,也即高端車型配備的自適應巡航、自動停車等高級輔助駕駛系統。而部分實驗室階段的無人車輛已能實現部分道路條件乃至全工況下的無人駕駛。

全球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模

目前,隨著主要車企及科技公司不斷推出新的自動駕駛技術,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制定自動駕駛普及路線圖,放寬無人駕駛汽車相蘭法律法規,主要集中在道路測試和規劃、駕駛分級、汽車制造等方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的《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到2021年,預計全球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模將達70.3億美元;到2035年,預計全球無人駕駛汽車銷量將達2100萬輛。

目前,全球無人駕駛汽車行業中,美國屬于領先地位;在亞洲范圍內,新加坡的進度較為領先。

2016-2021年全球無人駕駛市場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創業公司成全球無人駕駛產業重要力量,推動多產業融合

獲得加州無人駕駛許可的45家公司中包含傳統車企11家(大眾、通用、長安、上汽等)、零部件供應商6家(德爾福、博世、大陸、法雷奧等)、科技巨頭7家(谷歌、蘋果、英偉達、特斯拉等)、初創公司21家(Zoox、Drive.ai、蔚來、Pony.ai等),初創公司占比47%,接近總量的一半,是全球無人駕駛產業的重要參與者。我們判斷,汽車技術有望走向機械、電子、通信、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而初創公司的創始團隊往往來自于傳統車企、科技巨頭及知名高校,交叉背景或將助力公司快速前進。

創業公司數量占比最大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創業公司高速發展,重塑無人駕駛產業競爭格局

2014/15年獲得許可的公司中均無初創公司;2016年初創公司5家,占比56%;2017年至今初創公司16家,占比64%,呈現高速增長態勢。作為行業新進入者,初創公司輕裝上陣,有望實現跨越式發展。我們判斷,初創公司有望憑借各自優勢,在無人駕駛整車制造、運營、系統解決方案或關鍵零部件等領域獲得重要地位。

創業公司高速發展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有望成為最大無人駕駛市場

無人駕駛發展至今,全球已有多家企業審布在2020年前后推出無人駕駛汽車。據預測,自動駕駛汽車的全球市場份額需要花15-20年時間達到25%,帶有公路和交通堵塞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將率先上路應用;到2022年,帶有城市自動駕駛模式汽車上路;2025年之后,完全無人駕駛汽車才會大量出現。

2017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其中就有提到,至2020年,汽車產業規模將達3000萬輛,駕駛輔助/部分自動駕駛車輛的市場占有率將達50%;力求高度或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在2021年到2025年能夠上市;2026年到2030年,每輛車都應采用無人駕駛或輔助駕駛系統,國內無人駕駛汽車數量將穩步上升。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數據顯示,到2035年全球無人駕駛汽車銷量將達2100萬輛。參考2015年全球汽車年銷量突破8000萬臺,中國銷量接近2500萬臺。龐大的汽車銷量和消費者對科技的需求,中國有望成為最大的無人駕駛市場。

無人駕駛產業發展預測

無人駕駛將駕駛員抽離“人-車-路”系統模型,是對汽車工業的革命性變革。在傳統的“人車-路”系統模型中,駕駛員起著主導控制作用,然而駕駛員的駕駛行為極易受到生理、心理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影響。據數據統計,由駕駛員失誤導致的交通事故占比約為80%。無人駕駛匯集了機電一體化、環境感知、電子與計算機、自動控制以及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先進技術,將無法用規則嚴格約束的駕駛員從“人-車-路”閉環系統中抽離出去,從而大大提高了交通系統的效率和安全性,是對汽車工業的革命性變革。

無人駕駛車輛是汽車智能化發展的最終方向,通過使用計算機、傳感器和其他技術設備使車輛在沒有駕駛員的主動控制和連續監測下可以安全行駛。從整車制造角度出發,無人駕駛車輛構造可分為環境感知系統、定位導航系統、路徑規劃系統、中央處理單元、輔助駕駛系統與運動控制系統六大系統。

從整車制造視角看,除運動控制系統、輔助駕駛系統ADAS和GPS等可以延用傳統車輛制造已有的較為成熟技術以外,其他大部分無人駕駛技術發展仍處于萌芽期,需要多主體包括整車廠、零部件供應商、技術提供商等聯合研發、生產,涉及產業鏈長,目前大部分關鍵技術在我國市場均沒有成熟產品。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