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GE完成超音速發動機初步設計,看3D打印如何推動發動機制造

時間:2018-10-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根據中國航空新聞網,當地時間10月15日,GE公司與Aerion公司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GE公司宣布,該公司已經完成了半個世紀以來首個商用噴氣式飛機專用超音速發動機和首個民用超音速發動機的初步設計。

【中國傳動網 技術前沿】 根據中國航空新聞網,當地時間10月15日,GE公司與Aerion公司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GE公司宣布,該公司已經完成了半個世紀以來首個商用噴氣式飛機專用超音速發動機和首個民用超音速發動機的初步設計。據介紹,該公司將旗下Affinity渦扇發動機經行特殊改裝優化,采用了經過驗證的超音速飛行技術,能夠滿足AerionAS2的超音速飛行要求。AS2客機可搭乘12名旅客,計劃2023年首飛,2025年交付運行。

GE公司完成超音速發動機初步設計,看3D打印如何推動新型發動機制造

滿足更長的航程需要

而Affinity是一種新型的中等旁通比雙軸雙風扇渦扇發動機,設計用于在水上進行高效超音速飛行和在陸地上進行亞音速飛行,這款發動機被公認為能夠在超音速和亞音速飛行中提供“卓越而平衡”的性能。這款備受矚目的發動機融合了通用電氣豐富的軍用超音速發動機性能經驗,是目前世界上極具可靠性和先進性的商用噴氣式發動機。

根據GE公司負責商務和通用航空及綜合服務的副總裁兼總經理BradMottier,在過去的50年里,商用飛機的速度增長了不到10%,但是它的艙室卻變得更大、而且飛機的航程也需要越來越長。所以,隨著大型舒適的機艙、遠程飛機的上市,下一步需要提升的是速度,而通過GE的Affinity這一目標將要實現了。

經過兩年的初步研究,GE公司和Aerion于2017年5月正式啟動了這項工程,以確定和評估AS2超音速公務機的最終發動機配置。GE公司的項目團隊由專業的工程團隊提供支持,繼續在Aerion與他們合作。而下一次設計審查將在2020年,這標志著更加完善的設計和測試將要開始。而Aerion正在與GE、洛克希德·馬丁和霍尼韋爾合作開發AS2飛機。

Aerion公司聲稱掌握了超音速自然空氣層流關鍵技術。GE公司也在通過其在Affinity引擎上的開創性設計,正在使這個新的高效,可持續的超音速時代成為可能。

3D打印發力多款GE新型發動機

除了大名鼎鼎的噴油嘴和傳感器,GE在發動機零件制造方面大量的應用了3D打印技術,根據市場觀察,正如3D打印在GE9X發動機引擎所發揮的重要作用,GE的Affinity也使用了大量的3D打印技術。

而縱觀GE在發動機領域的突破,2018年可以說是GE多款發動機在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之年。根據市場觀察,這一系列的突破包括Affinity渦扇發動機,T901單軸渦輪軸發動機T901,Catalyst渦輪螺旋槳發動機,GE9X渦輪風扇發動機。

GE的單軸渦輪軸發動機T901使用了大量的3D打印零件,GE利用生產先進渦輪螺旋槳(ATP)等飛機發動機的工廠和增材設計方式去設計與制造這些3D打印零件。不僅如此,GE航空還在T901發動機中使用了在GE成熟的噴氣式發動機中使用過的先進制造技術和高溫材料,例如:在非常暢銷的LEAP和GE9X發動機制造中所使用的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2018年,GE成功通過了ITEP的PDR設計評審,由此,GE航空公司進一步證明了在T901發動機中采用增材制造等先進制造方法的優勢。不僅如此,GE位于阿拉巴馬州奧本市的工廠正在擴大其增材制造生產能力。

根據GE,2018年另外一款令人矚目的新型發動機是GE的ATP渦輪螺旋槳發動機GECatalyst,全新渦輪螺旋槳發動機與同級別的發動機相比,燃油消耗降低20%,與同級別的發動機相比,功率提高10%。GECatalyst將成為全世界第一款集成螺旋槳操作全權數字控制的渦槳發動機。該發動機超過三分之一的部件是通過3D打印技術生產制造的。GE發現,在發動機中有855個單獨的部件可以通過增材制造技術組合成12個部件,因此大幅提升了發動機研制速度,還幫助發動機成功“瘦身”100多磅。

GE9X是波音777X的動力引擎,是世界最大商用航空發動機,該發動機可以提供約100000磅推力。對于GE9X來說,3D打印不僅僅作為一種制造技術,更是創造了產品的附加值。除了應用選擇性激光熔化工藝制造渦輪葉片,GE還采用電子束熔融(EBM)技術,最初GE引進這項工藝是由2013年收購的意大利Avio航空公司與瑞典的Arcam開發的。即用電子束作為其能量源逐層融化金屬粉末。渦輪葉片使用先進的航空航天材料鈦鋁(TiAl)制造。這種材料比常用于低壓渦輪葉片的鎳基合金輕50%左右。使用由鈦鋁材料制成的葉片,整個低壓渦輪機的重量可以減少20%,是葉片理想的材料。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