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推動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
自從有了人就有了交通,這是一個古老話題,也是一個時代話題,時至今日,交通的內涵和外延都已得到極大拓展。在全球經濟向低碳模式轉變的大背景下,各國都將發展安全、高效、綠色、智能、人文的新型軌道交通作為未來公共交通發展的主導方向。
我們要推動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需要做好規劃,因地制宜優化線路規劃和站點布局,同時要加強與其他市場要素的有機協同,加強市場化運營,拓寬融資渠道,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
2018年國慶假期軌道交通運營情況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國慶”長假期間(9月30日-10月7日)旅客到發總客流量111.3萬人次(日均13.9萬人次),相較2017年“國慶·中秋”雙節長假期間(10月1日-10月8日)到發總客流量101.3萬人次,同期增長9.87%。
軌道交通產業發展趨勢分析——加速成網趨勢十分明顯
在全球經濟向低碳模式轉變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國都將發展安全、高效、綠色、智能、人文的新型軌道交通作為未來公共交通發展的主導方向,軌道交通的客運將向高速、城市軌道交通、聯合運輸方向發展,貨運將向重載化、快捷化、物流化方向發展。
進入21世紀以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推動下,全球軌道交通行業技術創新更迭,高鐵擴建及升級已成為諸多國家大力發展區域經濟的必然選擇,大力擴展城市軌道交通成為各國舒緩交通壓力、改善職住平衡重要途徑。各國大力發展鐵路軌道交通、城際市域軌道交通和城市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軌道交通加速成網的趨勢十分明顯。
軌道交通路網的快速延伸必將帶動軌道交通裝備市場快速發展,2018年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900億歐元以上。在軌交裝備市場擴容的同時,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呈現出強勁的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趨勢。
2010-2018年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此外,軌道交通特別是高鐵的“拉動效應”和“溢出效應”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交通引導發展”(TOD)從理念到行動,從愿景到現實,行穩致遠。實際上,高鐵正從“雙軌”向“兩化”(產業化、城鎮化)提升,即從單純的高鐵建設,向高鐵建設與沿線區域的資源開發、產業發展、城鎮建設等一體化規劃推進。以高鐵為紐帶,以站點城市為基點,形成以高鐵為紐帶的城市群,或將成為新型城鎮化的理想模式。
如何推動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關鍵要抓好四個方面
1、做好規劃,因地制宜優化線路規劃和站點布局;
2、要拓寬融資渠道,防范債務風險,大力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3、軌道交通要加強與其他市場要素的有機協同,力爭將TOD落實落地;
4、加強市場化運營,創新服務方式,促進鐵路與其他交通方式無縫對接,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
企業應該怎么做?——三方面發揮帶頭作用
企業支撐著產業發展,而龍頭企業更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龍頭企業能夠有效整合行業優勢科技資源,融通行業的技術研發,組織瓶頸技術創新攻關,加快研究成果共享與轉化,優化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推動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整體升級,更好更快地提升企業和行業整體發展水平。這些企業主要在三方面發揮帶頭作用。
1、戰略聯盟
企業通過戰略聯盟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形成共生共榮、協同演化的產業集群。龍頭企業能夠積極彰顯引領示范作用,帶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充分發揮以企引企作用,吸引更多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企業來集群集聚發展。中國中車、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頭部企業和其他中國高鐵企業及金融機構要加強協同,形成生態圈協作,最大限度地發揮行業整體優勢和產業鏈集成實力,提高全球性配置資源、全產業鏈經營、關鍵價值鏈控制、核心技術掌控和高附加值盈利能力,全面提升國際化綜合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2、技術創新
龍頭企業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主力軍,要瞄準先進軌道交通四大戰略方向,即軌道交通系統安全保障技術,系統綜合效能提升技術,系統可持續性技術和系統互操作技術,引領軌道交通領域技術創新新范式,占領運輸系統技術、標準、裝備和集成能力體系的制高點。要利用國家機遇,加快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在先進軌道交通裝備上的應用,重點突破體系化安全保障、節能環保、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技術,研制先進可靠適用的產品和輕量化、模塊化、譜系化產品。
3、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打造
21世紀是知識產權的世紀、專利技術的世紀,是標準和品牌的世紀。誰掌握了知識產權和專利技術,誰擁有標準和品牌,誰就擁有話語權,就可以主導市場。龍頭企業要加強技術的原始創新能力和正向創新能力,加大應用基礎研發投入,不斷增強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專利數量,不斷提升制訂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產業標準體系的能力,切實提升產品附加值和企業核心競爭力,努力建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名企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