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目前我國已初步建成200多個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預計2020年國內智能制造市場規模將超過2200億元。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世界智能制造大會組委會聯合發布了《2017-2018中國智能制造發展年度報告》,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已初步建成200多個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預計2020年國內智能制造市場規模將超過2200億元。
報告披露,智能制造已成為全球主要國家制造業競爭的焦點。比如,德國實施“工業4.0”戰略,美國推進“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日本部署“互聯工業”,英國實施“英國制造2050”戰略,法國實施“新工業法國”戰略等,核心都是推進智能制造發展。美國、日本等工業發達國家正力圖通過智能制造實現“制造業回流”。全球智能制造主要支撐產業快速增長,2017年已達到4300億美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6000億美元,2025年將達到1萬億美元。
報告顯示,中國目前已基本完成智能制造的頂層設計,先后出臺了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工程實施指南、發展規劃等,持續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和研發應用。2016年中國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到1060億元,同比增長18.4%,預計2020年將超過2200億元。以工業機器人產銷為例,報告顯示,2017年工業機器人產量突破13萬臺套,同比增長68.1%,市場規模占全球1/3,連續5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
報告還顯示,目前,我國正初步建立起與國際同步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成100多個智能制造標準試驗驗證平臺,發布74項國家標準。
據介紹,我國已初步形成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中西部等四大智能制造集聚區。其中,長三角地區經濟活躍度高,智能制造推進速度較快,特點是更加側重探索和推廣智能制造新模式。
此外,《報告》展望未來,中國智能制造發展將由“點上示范”向“面上推廣”轉變,智能制造供給能力將穩步提升,中小企業將向制造的智能化發展,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將加快構建,大型企業將把實現智能制造作為競爭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