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企業動態】 在半導體制程技術投入上,英特爾每年都在不斷增加。近期,有消息稱英特爾將再追加投入10億美元用于提升14nm產能。
眾所周知,英特爾是目前少有的幾家能夠自主研發、生產、制造半導體芯片的企業,而且在過去幾年里,英特爾制程工藝始終停留在14nm節點。雖然向10nm制程邁進的速度有些慢,但英特爾在14nm制程節點的技術積累更多是為10nm制程夯實基礎,以便更為順利的過渡到7nm制程節點。
之所以追加投入,主要原因在于部分14nm制程產品供應緊張。英特爾首席財務官兼臨時首席執行官BobSwan指出,整個2018年,業界對英特爾的服務器和PC芯片需求大大超出了公司預期。2018年上半年,公司的數據中心業務同比增長23%,而的云業務同比增長43%。此外,第二季度來自PC的需求也有所增長,這同樣增加了對Intel產品的需求,因此Intel在7月份將今年的收入預測提高了45億美元。
隨著至強處理器和酷睿酷睿i9等高端產品需求的增長,英特爾工廠網絡的壓力也日益增加。從制造的角度來看,生產一顆28核的服務器CPU芯片顯然更加困難,因為它們的物理尺寸遠遠大于PC上常用的雙核或四核芯片。在一塊晶元上刻畫幾百顆小芯片的良品率也要高于刻畫幾十顆大芯片。
因此,最近幾個月英特爾不得不考慮優先生產其高利潤的至強處理器和酷睿i9等高端產品,這正是目前14nm制程的中低端產品供應緊張的原因。英特爾眼下的14nm供應量總缺口高達50%,是影響今年下半年PC市場表現的最大不確定因素。而據外媒Tom"sHardware稱,英特爾甚至必須使用22nm制程來生產H310C芯片組,以釋放其14nm制程的產能。
英特爾原本計劃今年投資140億美元用于資本支出,但隨后又撥出另外10億美元用于提高其14nm晶圓廠的產能。英特爾目前正在將這10億美元投放到俄勒岡州、亞利桑那州、愛爾蘭和以色列的生產基地,以增加14nm芯片的產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