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企業動態】 9月29日消息,近日,賽迪集團旗下智能制造測評工程技術中心與施耐德電氣在上海洲際酒店舉辦了合作諒解備忘錄簽約儀式,雙方將圍繞智能制造服務業務在中國市場開展合作。
賽迪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賽迪集團),成立于1995年,是工業信息化部(原信息產業部)直屬事業單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簡稱CCID)控股的大型IT信息服務企業。
集團依托CCID的強大資源優勢,向國內外用戶提供媒體宣傳、市場咨詢、企業咨詢、產品測試、資質認證、網絡技術、廣告代理、呼叫中心、展覽展示、影視制作、電子出版、投資分析、機器翻譯、教育培訓等全方位專業化服務。
施耐德電氣(中國)工業事業部智能制造業務負責人李凱與中國軟件評測中心主任助理安琳代表雙方正式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宋顯珠見證了此次簽約。
施耐德電氣有限公司是全球能效管理領域的領導者,1836年由施耐德兄弟創立。主要業務包括電力,工業自動化,基礎設施,節能增效,能源,樓宇自動化與安防電子,數據中心和智能生活空間等業務領域,施耐德自1987年進入中國,助力中國地區建設提質升級,傳遞綠色能效的理念和價值,確立了中國市場的領先地位。目前,施耐德在華擁有28000名員工,53個辦事處,28家工廠,7個物流中心,1個研修學院,3個全球研發中心,1000多名研發工程師,1個實驗室,1所能源大學,700多家分銷商和遍布全國的銷售網絡。
雙方發揮自身在智能制造咨詢、測評與實踐上的優勢,直擊工業智能制造痛點,共同打造“施耐德電氣+賽迪透明工廠計劃”。所謂透明工廠,是指通過數據的可視化和智能分析,最大限度發掘數據價值,消除系統間信息孤島,打破管理“黑匣子”,從企業級、運營級、控制級、設備級四個維度全面提升效率,完成生產、能效、資產管理的優化,提升精益和敏捷制造的能力。相信數據驅動的新精益和新敏捷是企業挖掘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價值的有效途徑。
宋顯珠表示,中國制造業規模體量大,正在朝質量效益方向發展。從2017年開始,賽迪針對廣大制造企業普遍關注的智能工廠改造、工業互聯網應用落地的需求,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了靈犀智能制造服務網絡的建設,重點為企業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應用提供能力、短板定位和改造路徑規劃等高質量技術服務,幫助企業科學地設計、穩步地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
李凱表示,此次合作將為企業提供更具應用價值的解決方案,進而成為中國企業升級轉型的有力加速器。此外,通過雙方之間的優勢互補,更好地服務于各行各業的客戶,共同為整個中國制造業的升級做出貢獻。
李凱談到,“真正提供一個透明工廠,不是簡單的數據采集和呈現,更重要的是把數據用正確的方式傳遞起來。我們叫五個正確,對于透明工廠而言,你需要把正確的信息,在正確的時間,用正確的方式傳遞給正確的人,讓這個人以此為依據,做出正確的決策。”
北京賽迪智能制造測評工程技術中心市場總監李媛智表示,“我們把賽迪靈犀經過多輪迭代形成的面向行業及企業的能力診斷評估模型、服務體系與服務能力,與施耐德電氣的EcoStruxure架構對接起來,合作來完成這件事情。”
在實際應用方面,施耐德電氣為離散型中小企業的代表——漢威科技,開出了定制化的“藥方”:利用基于面向工業的EcoStruxure架構的透明智造解決方案,為漢威科技打造出一間互聯互通的“透明工廠”。這一數字化改造解決方案集成了訂單管理,作業指導管理,執行與追溯管理,即時化績效、任務、響應管理等多個模塊,打通了漢威科技生產運營的各個環節。在進行改造后,漢威科技的整個生產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各類數據都清晰可見,為各級人員的生產運營工作提供了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