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中國人工智能國家隊云從科技完成新一輪融資,正在為IPO鋪路

時間:2018-10-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10月8日,中國人工智能國家隊云從科技宣布正式完成新一輪融資,據悉,至此云從科技共完成4輪融資,累計獲得發展資金超過35億元人民幣。

【中國傳動網 技術前沿】 10月8日,中國人工智能國家隊云從科技宣布正式完成新一輪融資,據悉,至此云從科技共完成4輪融資,累計獲得發展資金超過35億元人民幣。除元禾原點、越秀金控,劉益謙等原有股東繼續跟投外,本輪新增了多家中國國家戰略投資者,其中不乏知名地方政府基金,包括中國國新、廣州產業投資基金、廣東粵科金融集團、上海聯升資本、渤海產業投資基金等國內頂尖資本。

新一輪融資后,云從平臺角色更加重要

云從科技透露,新一輪融資將加速中國國家人工智能平臺的擴建及大數據技術的相關研發,也將用于人工智能技術及硬件上下游產業布局、建設研發中心建設與培育人才隊伍建設,助力行業智能化轉型。在近一年時間內,云從科技正在不斷強化自己作為人工智能平臺的角色,并與諸多企業和機構建立了學術和商業方面的合作伙伴關系。9月26日,云從科技與浪潮集團宣布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將結合自身優質技術與資源,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和應用創新。

而在此前,云從科技已經與中科院、上海交大、四大行、公安部、中國民航總局等建立了聯合實驗室和研究中心。云從科技與浪潮集團的戰略合作實現了人工智能平臺架構三要素的優勢互補。此外,云從科技于2017年3月、2018年1月分別承擔了國家發改委“人工智能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高準確度人臉識別系統產業化及應用項目”建設任務。

AI公司營收任務依然艱巨

云從科技聯合創始人姚志強在前不久接受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風口,國家和地方也給予了很多政策的支持,但這并不意味著收入的爆發,雖然越來越多的機會不斷被發掘,但是現在不少人工智能公司收入很不理想,這主要是因為眼下的技術還不能達到行業應用的紅線,技術整體還有待優化。

目前,云從的收入量級大約在10億元左右,未來希望能保持4到5倍的增長率,金融營收在30%左右,安防占比約60%,而零售、金融、教育、交通和社區都是云從的布局板塊。

根據云從科技提供的數據,公司已成為中國銀行業第一大AI供應商。包括農行、建行、中行、招行總行等全國400多家銀行已采用公司產品,為全國銀行提供對比服務日均2.16億次。在安防領域,公司產品已在29個省級行政區上線實戰,截至2018年3月份已協助各地警方取得4376個案例戰果,獲得公安部高度認可;在民航領域,已有54家機場選擇云從產品。

從銀行進行切入,對于云從科技的商業化進程而言有著一定的優勢。一方面,占據銀行人臉識別應用的入口后,未來銀行的營銷、風控、貸款等業務將會對公司的營收提供更大的支撐,而銀行對供應商的選擇也比較保守,認可一家之后就不會輕易更換。另一方面,在銀行領域的口碑能夠為公司進入其他行業提供一些便利,同時銀行的渠道也方便公司向其他行業拓展。

當然,對于包括云從科技在內的所有AI公司而言,公司發展的關鍵已經不僅僅是人工智能技術水平,還包括對行業的理解,AI公司需要更加深入到不同行業中,了解其痛點。

AI公司正在為IPO鋪路

今年獲得高額后期融資的AI公司不在少數。

2018年6月,依圖宣布完成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高成資本、工銀國際、浦銀國際。

2018年7月,曠視被曝出獲阿里超6億美金融資,但曠視并沒有對這一消息做出回應。

2018年9月,商湯宣布獲得軟銀中國投資10億美元,估值抬高至60億美元,融資總額已超過20億美元。

而云從科技在完成本輪融資后,累計獲得發展資金也已經超過35億元人民幣。云從科技方面也在公布本輪融資時表示,公司正在為IPO鋪路。

AI獨角獸企業云從科技已經于近期完成了新一輪融資,多個具有國家背景的基金注資云從。消息人士稱,這輪融資的額度達到十億人民幣級別,或可成為融資最多的中國內資人工智能公司。

從商業模式上來看,AI獨角獸分為兩派:一派是商湯這樣的拼融資、拼品牌派,走海外或者香港上市的路子;另一派是云從這種實干派,重在業務落地,強做營收,會在國內上市。

投資人表示:人工智能已經到了拼落地拼應用的時候,目前還有很多企業沒有能抓住自己的立足場景,掌握行業話語權,未來12個月一定會有AI企業倒閉。倒閉的原因主要是第一,找到的需求是偽需求,不是真需求。第二,科學家太想打造平臺級技術和突破,而沒有專注在用戶身上。第三,不專注,什么都想做,這是科學家創業的常見的問題。第四,過分專注講故事而忽視了市場的激烈層度。

據悉,人工智能的幾大龍頭公司,云從科技的主要競爭對手商湯科技等公司由于融資需求都采用了海外注冊控股主體的VIE架構,接收更多的美元基金投資,并且都屬于阿里巴巴或螞蟻金服及旗下關聯公司占股。

這在其它行業看起來是資本優勢,但由于人工智能技術目前現金流大量來自安防領域,VIE架構在國家標準、安防市場上推進形成極大的障礙。

目前安防市場最大的龍頭企業是國企海康威視,這對想快速獲得多方資本,又同時獲得國內重要行業市場的人工智能企業來說無疑是難以逾越的大山,而云從科技則不存在這種問題。

云從科技成立于2015年,旗下有金融、安防、交通、新零售、社區、教育等業務板塊。公開資料顯示,云從科技于2017年11月獲得順為資本領投的B輪融資及政府扶持資金共記25億元。2017年3月,國家發改委確定云從科技與百度、騰訊、科大訊飛,承擔國家“互聯網+”重大工程——“人工智能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任務。2018年1月,國家發改委再次確定云從科技和公安部一所旗下的“北京中盾”承擔國家“人工智能”重大工程——“高準確度人臉識別系統產業化及應用項目”建設任務。當前,云從科技估值預計達到220億人民幣。

云從科技的業務橫跨城市安全、民生、財富領域,新一輪融資被外界視為IPO前奏,這也是中國企業上市前愈發普遍的做,目的是為建立估值,并拓寬投資者基礎。

盡管今年許多頭部AI公司都獲得了高額的融資,但不可否認資本市場的錢荒也是切實存在的。因此,2018年沖高營收、保證利潤才是多數AI公司的首要任務,也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AI公司才有希望盡快完成IPO,從而獲得新鮮的、充足的資金繼續完成市場的擴張、業務的發散和平臺的建設。

億歐科技頻道主編梁杰民表示,在目前看來,AI公司并不宜在港交所或者海外交易所上市,原因是全球環視下,中國企業AI技術的應用落地最快,因此在海外市場沒有找到比中國市場更有對標價值的企業。對外海外投資者來說,創新概念普及成本高、業務落地跟資本市場環境脫節、投資者感知甚少、缺乏明確的對標企業。所以,國內交易所上市依然是國內AI公司的首選。

盡管現在政策上已經開通了綠色通道,即“生物科技、云計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四個行業若有獨角獸,符合相關規定者可以實行‘即報即審’”,但一旦上市公開財務數據后,如果數據不好看,依然會讓輿論和資本市場產生不信任感。因此,AI企業能否在IPO前實現有效盈利,依舊是最關鍵的問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