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展會新聞】 第20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昨天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落幕。走過20年,工博會作為全球制造業發展“風向標”的地位越來越鞏固,正成為國內外企業技術創新交流與拓展市場機會的首選平臺。
今年工博會共設立8個專業展、12個展館,有27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多家展商參展,涵蓋了智能綠色制造的全產業鏈。展會期間,中外知名企業首發首推超過300項最新技術與產品,顯示技術創新正在創造新產業、新業態。同時,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制造技術持續深入融合,讓觀眾領略到制造業生產方式、組織管理形式和發展模式的變革趨勢。統計顯示,本屆工博會參展規模和專業觀眾數量均創歷史新高,五天共吸引境內外專業觀眾17.4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6%。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工博會舉辦20周年。歷經20年發展,工博會逐步成為我國乃至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最具權威性的裝備制造類大型國際品牌展之一,見證了“中國制造”由大變強的歷程。20年來,我國裝備制造業總產值增長13倍以上,產值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顯著提高,眾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中國制造領域最新成果,如神舟五號返回艙、長征運載火箭,中國商飛ARJ、C919,北斗導航等,都先后在工博會上亮相甚至首發;中國制造加快融入全球制造體系,機電產品出口擴大17倍以上,國際市場競爭能力逐步增強,許多國內企業借助工博會平臺走向世界。
這20年間,工博會展示面積從首屆的1.5萬平方米增加到今年的28萬平方米,增長近18倍;展位數從514個擴大到1.3萬個,增長約24倍;參展企業從412個發展到2600多個,增長約5倍。
此外,作為我國惟一經國務院批準具有評獎功能的展覽會,工博會今年共受理評獎申報展品358項,數量也創歷屆之最。從中評出特別榮譽獎1項,金獎4項,創新金獎和工業設計金獎各4項。今年的評獎活動還實現了兩個“首次”突破:一是外省市的參評展品數量首次超過上海本地;二是出現了首例從境外直接申報評獎的展項,最終,境外參評的優秀展品達到參評總數的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