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卷煙產品質量與卷煙企業的信譽、消費者的體驗、企業的生存發展息息相關。當前,以市場為導向,在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的前提下培育高品質的品牌已經成為行業企業發展的共識。眾所周知,產品是“過程的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制造企業應如何應用質量管理體系,提升卷煙產品質量過程管控能力?如何對生產數據做到實時跟蹤和精準分析,提高企業質量風險管控能力?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堅持質量管理的戰略定位。要堅持“質量是第一競爭力”的理念,堅持“產品零缺陷,市場零投訴”的總體要求,在“守住上游,護好下游”上下功夫。針對上游的原輔材料應嚴格把控,列出重點檢查項,并對應檢查項逐一實施,確保入庫產品均符合產品質量要求,堅決杜絕不合格原料流入生產環節。各生產部門應加強與上游部門間產品質量信息的交流,對于超標的、不符合工藝要求的產品嚴格禁止采購。建立健全原輔材料質量考核制度,實施嚴格的原輔材料準入制度和分析改進機制,建立黑名單,對失信企業形成嚴格的抵制制度,嚴守準入門檻。對下游產品,應樹立起“質量第一、顧客滿意度第一”“人人都是質檢員”的思想觀念,切實做到對產品生產過程中“點、線、面”的全程控制。要在“穩住老品牌,培育新品牌”上下功夫,在確保已有品牌品質的同時,充分利用新科技、新技術,對已有品牌進行優化升級。借助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平臺,實現對新品牌開發的創新,將培育出滿足市場需求的高品質產品作為戰略目標,努力打造未來核心競爭力。
堅持卷煙品質的市場定位。用戶體驗是檢驗產品質量的最終標準。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并不能接觸到生產過程,但企業不能因此忽略產品質量的改進和追求。相反,應當注重質量誠信,培育質量價值文化,加強市場質量監督,建立市場反饋機制,確保送到消費者手上的產品都是匠心之作。要用心聆聽市場的聲音,敢于直面自身的不足,敢于追趕,敢于超越,用工匠精神對待產品,最大限度滿足市場和顧客的需求;用創新的方式優化配方及調香技術,深入開展降焦減害研究,用先進工藝制造出高品質的卷煙產品。
堅持無邊界合作的職責定位。企業內部應按照“面向目標,有責無界”的原則,更新觀念、打破邊界、打破層次、共享資源、互補短板,切實有效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無邊界合作,提高隊伍整體的團結協作能力,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實現企業網絡結構從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轉變,實現企業文化、企業理念、管理生產技術自由流通。企業與企業之間應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合作方式打破外部邊界,嘗試開展資源輸出、優勢雙向轉化的無邊界合作實踐,將競爭轉變為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協同共進,提升企業自身的反應速度、靈活性、適應性,促成新的價值創造體系。
堅持質量風險的底線定位。企業應根據全面質量管理的理念制定全面風險管理方案,所有員工共同參與質量風險管理過程,制定風險評價體系及風險預防控制體系,長期、系統、連續地識別企業質量管理過程中的所有風險,提升企業風險感知、風險分析能力。加強與卷煙材料供應商的溝通,對采購材料嚴格檢查。加強產品內部檢查,實施全方位、全過程檢驗,對不合格品采取零容忍態度,杜絕設備操作人員的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防止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加大內部風險評審力度,提高外部評審質量,確保不流于形式、不走馬觀花,切實做好過程優化,提高企業質量風險全方位管控能力。
堅持大數據分析的過程定位。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要不斷加強企業質量管理工作,提升自身內部管理水平。隨著云計算、云服務等技術的產生,對海量數據信息的挖掘處理也變得可行,大數據分析運用成為助推企業發展的催化劑。其一,利用大數據助推質量管理精準布防,提高數據系統采集數據的能力,采集真實的、準確的數據,利用豐富的儲存數據,科學合理地制定數據分析計劃、分析手段,深度挖掘數據中隱藏的信息,切實解決數據分散和集成度、關聯性不足的問題,從中找出質量管理中的關鍵因子,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其二,利用大數據助推品牌培育和創新,通過分析消費者反饋的信息,了解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從而根據消費者提出的問題、建議等,不斷優化生產工藝參數,提高企業產品和服務的總體質量,從而優化企業品牌結構,豐富自身的產品風格,積極應對市場的變化。其三,利用大數據優化產品質量管理流程。企業在進行質量管理的過程中,可以將企業內部的各項數據進行整合,從而形成完整的數據規模,建立合理的數據管理模型,通過產品流程優化,提高產品生產效率和質量效果,不斷實現精細化管理,從而搭建起卷煙智能制造新平臺,最終建成數據驅動、物物互聯、人機交互、虛實映射的卷煙智能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