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企業動態】 在有7個足球場大小的倉庫里,每天有數百臺機器人將大約20萬個箱子打包,然后運往中國各地客戶手中,這過程中涉及到的人力只需4個人。
25歲的鄒瑞(音)是一名說話輕聲細語的工程師,他監控著這些乳白色的機械手臂。這些機械臂就像啄食的小雞一樣,往復不停,抓住包裹然后放到傳送帶上,運進集裝箱里。
如果發現有機械臂出現運行異常的情況,鄒瑞就會去修理,除此之外,他還會記下筆記方便上司進行查看,或者閑暇的時候跟他的同事網上聊聊天,兩男一女都是與他相仿的年紀。
在這里,他遠離那個有著100人左右的辦公場所,但是他并不覺得被孤立了,鄒瑞在中國電子商務巨頭京東工作,京東的這個位于上海郊區的倉庫是世界上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倉庫之一,分析人士說,這是對中國乃至世界勞動力密集型勞動未來的展望。
得益于與谷歌的戰略伙伴關系,這種未來趨勢可能會很快到美國,京東公司首席執行官希望能夠進一步推廣這一高科技概念,他4月在馬德里的一次零售會議上表示,希望公司有一天能夠實現100%自動化。
上海附近的這個自動化倉庫更像是京東的一個實驗室,高管們希望能夠證明這是對抗阿里巴巴和亞馬遜的并不神秘的武器,因為這兩家公司也在競相開發下一代超級電子商務體系。
京東的目標是完善自己的技術,將其推廣向中國、泰國和印尼的500多家倉庫,這些倉庫仍然大規模的依賴于人類員工,最終希望能夠將該系統出售給那些希望降低自身勞動力成本的企業。截至目前京東在亞洲地區擁有約16萬名全職員工,劉強東說,他希望在今后的十年里,這個數字能減少到不到8000名的高薪員工,他們只需要每天工作2-3個小時就可以。
京東今年6月份與谷歌簽署了協議,谷歌宣布計劃向該公司投資5.5億美元,這標志著全球零售業鮮花進程的重要一步;京東在今年還與沃爾瑪合作開設了首家中國雜貨店,消費者在店中可以使用智能手機進行支付。預計京東與谷歌的合作將會推動谷歌商品搜索引擎的發展,并加劇其與亞馬遜在美國的競爭。
盡管目前人們在一系列的任務上,仍然能夠勝過機器人,但是經濟學家預測,京東和其他的電子商務企業正在引領一場變革,將在全球零售業和制造業取代數百萬工人。
《機器人崛起》的作者馬丁·福特表示,一系列遵循模式的工作崗位將會消失,麥肯錫預測,到2030年機器人將取代美國近三分之一的勞動力,并將出現一批新的高技能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