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是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隨著信息技術和人類生產生活交匯融合,互聯網快速普及,全球數據呈現爆發增長、海量集聚的特點,對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國家管理、人民生活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里,大數據在政策、技術、產業、應用等多個層面都取得了顯著進展。
8月23日至25日,2018年智博會在重慶舉辦,重慶又一次吸睛全世界。近年來,隨著大數據智能化潮流興起,智慧生活概念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黑科技”。在各地高度重視大數據智能化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生活越來越“智慧化”。
2018年大數據市場產值預測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大數據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達到4700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大數據硬件產業的產值為234億元,同比增長39%。隨著大數據在各行業的融合應用不斷深化,預計2018年中國大數據市場產值將突破6000億元,達到6200億元。預計到2020年中國大數據市場產值將突破萬億元。
2015-2020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大數據智能化在身邊
大數據、智能化早已融入人們生活的日常。在機場,無紙乘機、刷臉通關、行李可視已成為現實;在醫院,遠程會診被廣泛使用;在商店,刷臉支付逐漸興起。市民不用帶現金,只需一部手機,就可以吃飯、就診、購物……
定政策大數據智能化普惠民生
重慶在運用大數據、智能化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積極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大數據、智能化服務廣大社會民生,全面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通過對智能產業平臺載體進行培育,重慶多個智能化特色產業園區發展良好,這些產業園區又相繼培育出一批智能產業集群。在工業領域,形成研發、整機制造、系統集成等全產業體系,引進多家機器人企業,年產工業機器人超2000套。此外,重慶在集成電路、物聯網、手機制造等領域,也已基本形成智能制造、系統集成、運營服務等全產業鏈。
新興業態不斷涌現,是智能化發展的另一個亮點。在分享經濟領域,重慶已形成知識技能分享、新能源汽車出行分享等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分享業態。在大數據及電商領域,重慶市有近30萬個市場主體,平臺則超過3000個。同時,重慶還推進大數據平臺建設,通過大數據技術為企業提供全面、高效的服務。
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也帶來了民生領域的普惠受益。據重慶市經信委統計,目前,智能化、大數據在工商行政、政府管理、交通出行等商用、政用、民用領域取得突破,智能化、信息化應用正融入重慶市民生活方方面面。
謀未來智能融合為生活添彩
首屆智博會已落下帷幕,對重慶來說大數據、智能化發展將進入一個新臺階。特別是智博會永久落戶重慶,今后每年都將舉辦,必將為重慶的發展注入更強大動力,也為我國科技產業發展注入新能量,意義深遠。
如今,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迅猛發展,大數據、智能化正飛入尋常百姓家中,生活變得無限可能。當未來家居生活長出“智慧大腦”,交通出行插上“智慧翅膀”,醫療健康安上“智慧心臟”……智能融合將為人們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