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 資訊詳情

2008年湖南電力供需現狀分析

時間:2008-12-30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湖南省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時期, 對能源需求急速增長,電力供應緊張;同時湖南省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因此,電力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湖南省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時期, 對能源需求急速增長,電力供應緊張;同時湖南省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因此,電力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加強電力供需平衡預測,同時提出相應的電力發展戰略,并積極引導電力生產業在資源匱乏的條件下提高發電能力,將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一、 湖南電力現狀 (一)湖南電力特點 我省缺電最嚴重省份之一,發電部份用煤,全部用油、氣均需要從外省輸入,發電占全國的比重較低;火、水電依然一統天下,風電、生物質發電、核能發電相對缺乏。 至2006年底,全省煤炭資源總量為41.42億噸,約占全國的0.08%;已探明的保有資源儲量為30.52億噸,約占全國的0.92%;經濟可采儲量為17.23億噸,占全國的1.50%。主要分布于郴州、衡陽、婁底、邵陽、長沙、湘潭、株洲、懷化7個市,占湖南保有總量的95.4%,其中,郴州、婁底、邵陽三市的保有儲量占全省總量的59%以上。煙煤和無煙煤占了煤炭產量的98%以上,作為發電用煤,具有煤灰份大,發熱效率低,污染嚴重等缺限。另外,我省無油無氣,所有原油和天然氣均需進口或從省外調入,對外部資源的依賴程度較高。2007年,從省外調入原油(包括發電用的重油)451.72萬噸,進口原油201.78萬噸;從外省輸入天然氣5.84億立方米。 全省水力蘊藏量為1532.45萬千瓦,占全國水力蘊藏量總量的2.27%,其中可開發利用的為1083.84萬千瓦,占全省水力蘊藏量的70.7%,已不具備開發大型水電站的能力。而且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由于徑流量與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7月,這4個月的徑流量一般占年徑流量的50-70%,而其他8個月份則屬枯水季節,水資源相對不足,水電出力受限。 生物質能發電潛力巨大,利用不夠。據省農村能源辦初步估算,2007年全省利用的生物質能源總量約為3100萬噸標準煤以上。生物質氣化發電主要是指采用稻殼、木屑、秸稈等生物質作為燃料發電,2007年,湖南省投入29.46萬噸標準煤生物質進行發電;雖然生物質發電的經濟收益要高于傳統火電的經濟收益,但財務收益對成本和國家的補貼卻相當敏感,因此發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大力生物質氣化發電。 風能發電方面。據2003年風能資源普查結果,湖南省境內10米高度風能資源總儲量為3222.03萬千瓦,風能資源潛在技術開發量為18.4萬千瓦,湖南風能資源較豐富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洞庭湖附近周圍地區和雪峰山及湘南、湘西山區。目前,沅江漉湖和岳陽君山風電場已進入前期建設階段;郴州的仰天湖風電場土建工程正在進行。 核能發電方面。從湖南省的替代能源資源看,積極推進核電是保障能源供應和能源多元化發展最現實的選擇。國家已經把湖南列為優先啟動核電發展的內陸省份之一,同意開展相關廠址的前期工作。目前,湖南桃花江核電項目前期工作已經在湖南省益陽正式啟動,桃花江核電項目一號機組將于2015年投入運行,4臺機組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發電量將會達到280億度,相當于目前湖南年總發電量的1/5。 (二)湖南電力生產供應 2007年水電發電量為293.9億千瓦時,僅比上年增長6.3%;火電發電量541.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8%;從省外凈調入電量42.8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高達14.9%。 (三)湖南電力生產和供應的主要特點 1、電力自給率不足。2007年,1-12月全省全社會用電量87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4%,也就是講,湖南省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所需電力中有5%從省外凈調入,如加上發電用煤有三成電量要靠外調。 2、電力生產品種單一。目前,湖南省電力的生產主要只有火電和水電,品種比較單一。 3、電力人均產量少。2007年,湖南省人均擁有發電量為1230.29千瓦時,只相當全國平均水平人均2469千瓦時的49.82%。 4、電力供應主要依賴煤炭。2007年,在湖南省的發電量中,火電占64.7%,火電投入煤品燃料為2012.19萬噸,占到了煤炭消費總量的32.55%。電力供應過度依賴煤炭,這加重了湖南省的環境、運輸和安全生產的壓力。 二、湖南能源消費現狀及未來需求預測 (一)湖南電力消費現狀 經濟快速增長必然會帶動電力消費的快速增長,因此,正確把握湖南省電力消費現狀,在不斷變化的電力市場中運籌帷幄,對保證湖南省社會經濟的穩定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全社會電力消費總體情況。全省全社會用電量87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4%, 2、各產業電力消費情況 (1)第一產業用電增幅上升,但比重小。2007年,湖南省第一產業71.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5%;在全省能源消費量中所占比重較小,僅占8.18%。 (2)第二產業用電量最大,比重大。多年來,第二產業一直是湖南省用電最多的產業部門,比重大。2007年,第二產業563.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1%;占全省電力消費總量的64.07%。 (3)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長較快。近年來,湖南省第三產業發展迅猛,用電量也隨之快速增長。2007年,第三產業85.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9%;占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9.9%。 (4)居民生活用電保持較快增長。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生活電力消費量保持較快增長。2007年,湖南省城鄉居民生活用電158.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1%;居民生活用電占全省電力消費總量的18.69%。 (二)電力消費的主要特點 (1)電耗增長速度慢于GDP增幅,電能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高。2007年,湖南省電力消費總量增長速度與GDP增長14.5%相比,慢0.1個百分點,能源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高。2007年,單位GDP電耗為1052.11千瓦時/萬元,僅比2006年增長0.02%。 (2)從產業消費結構看,工業仍是電耗的主要部門,但電耗強度不斷下降。長期以來,湖南省的經濟發展形成了以第二產業為主體的經濟結構,這種產業結構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湖南省工業是能源消費的最主要部門。2007年,湖南省工業電耗總量為556.6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6.2%;占全省電力消費總量的63.28%。進入"十一五"以來,湖南省工業企業加大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技術設備水平,增加值能耗降幅逐年增大,能耗強度不斷降低。2007年,湖南省單位GDP電耗為1052.11千瓦時/萬元,僅比2006年增長0.02%,工業節電成效明顯。 (3)從工業行業來看,電耗集中度高。2007年,湖南省工業涉及的38個行業中,能耗總量主要集中在冶煉、化工、建材、有色等重點耗能行業,這4個行業的能耗總量達296.5億千瓦時,占工業總電耗的53.26%,占全省總電耗的33.71%。 (4)從煤炭加工轉換電能情況來看,效率有所提高。電力加工轉換效率是體現能源利用效率的一個重要指標。湖南省許多重點發電企業高度重視能源回收利用,積極優化發電和技改,減少煤炭消費,提高電力加工轉換效率。2007年,火電轉換率為33.32%,比上年提高0.85個百分點。 (三)湖南電力未來需求預測:電力供應缺口大 電力需求預測是研究電力發展規劃和發展目標的重要依據。2007年,湖南省電力消費增速比發電量增速高2.6個百分點,電力生產不能滿足電力消費的需要。將來,隨著湖南省經濟總量的不斷增長,電力需求總量還會在較長時期內保持較高的增長水平,湖南省的電力供需缺口將會越來越大。"十一五"后三年,若湖南省GDP按照年均增長12.0%的速度測算,經測算,到2010年,湖南省電力需求量為1400億千瓦時,供需缺口將維持在170億千瓦時左右;2015年,湖南省電力需求量為2900億千瓦時,供需缺口將維持在30億千瓦時左右;電煤缺口1200萬噸。 三、湖南電力供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湖南正處于工業化進程中,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擴大和人民生活生產的高速增長,電力緊缺將成為必然,增加供應的單邊努力已經無法滿足湖南省經濟社會急速增長的需要。當前,湖南省電力供需矛盾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 (一)經濟高速增長及產業結構布局不合理造成電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經濟發展過熱和經濟產業結構失衡,是導致電力需求急劇增長的主要因素,如不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電力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并將長期制約湖南省經濟社會發展。 1、煤炭生產持續增長困難。湖南省電力主要來自燃煤發電,電力需求增長直接帶動煤炭消費快速增長。由于近十年來湖南省煤炭地質工作幾近"中斷",缺少建礦必不可少的精查報告,造成目前煤炭后備工業儲量已經嚴重不足,煤炭產能建設增長緩慢。特別是近兩年來,湖南省原煤生產潛力持續下降,至2006年底,全省已探明的煤炭保有資源儲量同比僅增長1.36%,經濟可采儲量同比僅增長0.58%,分別低于全省煤品燃料消費增速6.97和7.75個百分點。2006和2007年,湖南省原煤產量分別同比下降0.05%和增長5.48%,與2005年原煤產量增長14.76%相比,增幅分別下降14.81和9.28個百分點。而電煤缺口逐年加大。 2、產業結構不合理導致電力需求旺盛。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湖南省經濟發展出現"重化工業熱",目前情況雖然有很大好轉,但"重化工業熱"的余溫猶在,導致電力需求過快增長。湖南省各地的發展規劃中,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業都是優先發展重點。 2007年,全省50萬元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新開工項目中,鋼鐵、建材、有色和化工等高耗能行業同比分別增長51.3%、44.1%、28.1%和21.1%。目前,以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電力消耗占湖南省能源消耗總量的63%以上,其中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石油石化和電力等高耗能行業的電力消費又占了整個工業電力消費的53.26%,占了全省電力消費總量的33.71%,是導致湖南省電力需求加速上升的主要動力。 (二)能源消費品種單一,層次低下 從總體來看,當前湖南省電力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煤炭比重過大,一次能源轉換成電能比例和天然氣使用占能源消費比重較低,能源產業結構不合理。2007年,全省工業企業電力消費中,工業電耗占全省電力總消費量的53.26%。電力的大量直接消費,使火電比例上升,也造成了環境污染,增加了火電企業和當地政府環保投入的成本。降低煤炭在電力生產和消費中比重,提高天然氣等其他新型能源品種消費比重,是改善電力結構的必然要求。 (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受投資大、見效慢等因素影響,難以滿足目前能耗需求 在傳統電力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情況下,尋找替代能源、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就成了必然選擇。但新能源發展還須清除障礙,主要表現在:一是全社會對發展新能源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如,湖南省2007年風電裝機僅0.17萬千瓦,發電量僅0.033億千瓦時。二是技術水平低、缺乏科技創新能力。比如,當前流行的先進的風電機組、生物質直燃發電鍋爐、太陽能光電所需要的多硅原料等高技術、高附加值設備和材料基本依賴進口,可再生能源集成應用技術較為缺乏,使開發可再生能源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不明顯,難以產生巨大的示范效應;三是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還處于低級階段,技術研發經費投入高,產品開發利用周期較長,見效較慢,對投資者缺乏吸引力;四是由于可再生能源產業化和商業化程度低,企業多為單兵作戰,沒有相應的技術標準和明確的技術路線,導致可再生能源生產局面和市場秩序的混亂,經濟競爭力低下。 (四)電力和電煤調入受限于輸電通道、運力影響 湖南省電力和電煤依賴外部調入程度達29.75%,資源配置缺口大,且電力和電煤調入地比較集中于西方和北方,輸送渠道較窄,運輸距離較長,鐵路貨物運輸能力不足,過網限制口多,嚴重制約省外電力和電煤的調入,煤炭、購電合同計劃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特別在春運、用電高峰等特殊時期,運力、輸電通道根本不能滿足電煤調運和省外購電需求,這就造成了區域性和時段性的運輸和電力緊張狀況。特別是隨著湖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貨物運輸和用電量大幅度增加,運輸和電網瓶頸制約作用凸現。因此,湖南省電力供應體系存在著安全隱患。 (五)電力需求的地域差異大 長期以來,湖南省的電力在地域上存在嚴重的失衡,湖南省東部、北部是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但同時也是電力最為缺乏的地區,湘西、湘中資源相對豐富,但經濟較為落后。而且,由于湖南省的發電主要依賴于煤炭,交通和電網受限就使得電力供應形勢出現緊張,因此,電力供應和需求的不合理格局將長期存在,電力輸送環節中的建設投資也隨之增大。 四、湖南電力發展戰略及構想 電力發展是實現一個地區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進步所必需的保障,具有全局性和重要的戰略意義。"十一五"期間,保障湖南電力發展,關鍵是要在堅持開源、節流和增效上做文章。 (一)立足本省,面向全國,確保電力供應 為確保湖南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對電力的需求,保障湖南省電力發展,首先要立足本省。1、積極發展電力。一要積極發展熱電聯產,加快淘汰落后的小火電機組;二要積極推進核電建設。核電具有節水、清潔、較高的安全性等優點,且發電成本低、供應穩定、環境污染小。而且核電投產后回報率高,可以帶來巨大收益,同時在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2、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要建立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支持資源調查、技術研發、試點示范工程建設;推廣太陽能熱利用、沼氣等成熟技術,提高市場占有率,積極推進風力發電、生物質能和太陽能發電等利用技術,建設風電基地,以規模化帶動產業化;落實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扶持和配套政策,培育持續穩定增長的可再生能源市場,逐步建立和完善可再生能源產業體系和市場及服務體系,促進可再生能源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其次要面向國內,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開拓國內市場。1、要積極開拓電煤供應市場。為此,一要要加強省際間合作,采取各種有效方式,積極開拓省外電煤供應市場,建立長期穩定的電煤供應渠道、生產供應基地;二要要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激勵政策和措施,鼓勵發電企業在電煤供應相對寬松時期,積極組織能源調入,確保經濟發展需要。2、要建立地方電煤儲備體系。一要加強電煤儲備設施的規劃建設。湖南可采取類似于貴州、廣西等地投資水電和火電的形式,參與對電煤資源的開發,合作的形式可以是資金,也可以是服務;二要建設電煤儲備基地。充分利用城陵磯、霞凝等沿江深水港條件,建設大型煤炭中轉儲備基地。發揮水運低成本、運量大的優勢,從東北、西北等北方調煤,滿足省內電煤需求,保障電煤供應;三要建立次區域的電煤合作機制,聯合其它省區一道,運用政府和企業的力量,在類似的區域電力合作中發揮作用。 (二)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從某種意義上講,調整結構比加快發展更重要。為此,要做到以下幾點: 1、控制增量,嚴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項目,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和節能環保準入"門檻",嚴格執行國家控制的鋼鐵、鐵合金、焦化等13個行業準入條件,建立新開工項目管理部門聯動機制和項目審批問責制。 2、盤整存量,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十一五"期間湖南省計劃限期淘汰小火電機組101.3萬千瓦、高耗電有鐵合金39.2萬噸、小造紙60萬噸、小水泥1570萬噸。各地要認真制訂淘汰落后產能具體工作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對沒有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地區,嚴格實行"區域限批"。 3、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要加快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中心建設;加快發展服務業和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和環保新能源等成長性好、能耗低的產業群;打造一批高新技術骨干企業,重點發展現代裝備制造業;促進外商投資產業結構升級,重點吸收世界500強的優化和升級投入;提高加工貿易準入門檻,優化產業鏈。 4、積極推進電網結構調整和優化,積極開發利用可再生資源,穩步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推廣潔凈煤燃料技術,加快煤層氣開發利用進程;加強省間電網、煤炭運輸通道以及相關港口建設,擴大省外煤炭和電力供給能力。 (三)加大節能降耗力度,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 湖南省要通過電力需求側管理政策措施引導用戶高峰時少用電,低谷時多用電,提高供電效率、優化用電方式。從而可以在完成同樣用電功能的情況下減少電量消耗和電力需求,從而緩解電力緊張。根據國家節能要求,結合湖南省實際,后段應重點在工業、交通運輸、建筑、商用和民用等領域大力開展節能工作。 (四)建立電力預警機制,加強宏觀調控,深化電力價格體制改革 一要加強能源法律法規建設;二要完善應急體系,建立政府部門、監管機構和電力企業分工負責的安全責任體系,建設電煤儲備基地,擴大儲備能力;三要加快市場體系建設,鼓勵多種經濟成分進入電力領域,積極推動電力市場化改革;四要推進電價機制改革。逐步建立能夠反映電力資源稀缺程度、市場供求關系和環境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