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風暴升級 行業“嗅覺靈敏者”已開始關注下一個風口】按照目前各地發布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的要求,以及考慮焦爐爐齡,淘汰4.3m焦爐的可能性較大。作為煤焦鋼的行業的老從業者,往往對市場的嗅覺比較敏感。當大家普遍關注環保限產對焦炭帶來的影響時,這位煤焦鋼的老從業者已經開始關注煤焦鋼的下一個“風口”,開始把重心轉向焦煤。
從中長期來看,打贏藍天保衛戰以及一系列的淘汰產能措施,將會對未來三年的焦炭供給行成壓制。
記者在山西地區的煤焦調研中了解到,受環保整頓影響,獨立洗煤廠目前關停較多,部分企業透露當地60%以上的洗煤廠已斷電停產,精煤供應趨緊。尤其是低硫煤資源,低硫主焦個別煤礦(S0.5G85)報價大幅上調70元/噸至1600元/噸,目前當地低硫主焦主流市場價格普遍已落實20元/噸左右的漲幅。
“低硫資源較為緊缺,一些下游用戶反映采購低硫煤源較為困難,且部分焦企低硫煤庫存僅在5-6天,終端用戶采購積極性很大,在下游集中采購下,低硫煤礦資源供貨有限,價格不同程度上漲,其中臨汾、長治一帶低硫主焦煤及瘦主焦煤部分礦方成交價累計漲幅在100元/噸左右,目前CCI安澤主焦指數報1600元/噸。”汾渭能源價格中心經理劉燕君說。
“環保風暴升級,督察的重點不僅僅是洗煤廠和焦化企業,近期鐵路運輸的壓力也比較大。”山西某地區洗煤廠負責人表示,鐵路專用線也要求封閉的工程,站臺封閉比產區封閉更麻煩,并且還易造成一段時間鐵路發運緊張,隨時會有站臺暫停作業的可能。
在調研中記者發現,洗煤廠區封閉情況,煤篷在7月31日前全封閉必須完成,完成不了就必須停產。由于環保要求,如今的洗煤廠的廠區,原煤和精煤的堆存有限,只能產多少發多少。
實際上,環保對不符合標準的企業來說,影響很大,對于大中型且環保達標的企業來說,反而是無序競爭減少了。對于煤礦來說,基本化建設完成了,筒倉放不下的話,就得停產,不能露天存放。“這一輪環保檢查,不僅僅要求廠區封閉,還有雨水收集池各類水池等設施。小一點企業,不會這樣投資。固體廢棄物,矸石的處理要求很高,到10月份必須有合理的處理位置,或者拉運到政府的集中處理廠。不過,處理費用明顯要增加,一噸得7塊錢。”山西地區一位煤焦人士說。
據了解,2017年,山西地區中小企業有200多家,環保限產影響斷電24家,但大多為已停產或部分停產企業。
“現有生產的企業,目前企業投資多以環保限產設施更新為主,不考慮繼續擴大產能。”上述人士表示。
“目前供不應求,下游訂單較多,S1.5-2.0主焦均有所上漲,主焦(S2.0)報價900元/噸,漲20元/噸。”山西地區某煤礦人士說。
“近日,港口準一級焦自提有2320元/噸成交的情況出現,成交價較前期高點有所回落,說明少數貿易商目前現貨利潤已達到預期值,開始兌現利潤以出貨為主,并且也了解到港口少數貿易商目前已不再繼續集中大批量采購,當前主要以前期鎖定的低價訂單發貨為主。”劉燕君說。
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于2018年8月7日發布《關于加快全省化工鋼鐵煤炭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刷爆朋友圈,文件中提到,到2020年,全省全面完成化工企業“四個一批”專項行動。
沿江危化品碼頭倉儲企業數量只減不增,關停所有不達標的化工園區;
壓減粗鋼產能,總量控制在1.15億噸以內;
關停落后煤電機組200萬千瓦以上;
全省煤炭消費總量比2017年減少3200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中指出,嚴格控制鋼鐵行業相關煉焦產能。深入推進"263"項整治行動,切實強化煉焦行業的整治工作,有效降低全省鋼鐵行業綜合能耗水平。
2018年底前,沿江地區和環太湖地區獨立焦化企業全部關停,其他地區獨立煉焦企業2020年前全部退出。2020年底前,除沿海地區外鋼焦聯合企業實現全部外購焦(5000m3以上的特大型高爐煉鋼企業可保留與之配套的2臺7米以上焦爐)。徐州市要在2020年底前對現有11家煉焦企業實施關停、搬遷、改造、提高整合成2-3家綜合性焦化企業,壓減50%的煉焦產能。
江蘇省縮減省內煤電產能,鼓勵從煤炭產地外購電能,電能采購代替煤炭采購可能成為未來發展趨勢,這將減輕北煤南運,西煤東運壓力,側面上對動煤形成利空。而對焦煤而言,在保障民生電力用煤的前提下,煤炭使用量以及排放的限制,會降低焦煤在當地的需求。早在今年上半年,徐州境內焦化企業已經經歷了一次全面停產,但市場一直對徐州復產留有預期。此次對焦化企業的整改力度大于市場預期,在目前焦炭供需雙緊的情況下,對于焦炭供給影響更大。“目前全國焦炭供給偏緊,江蘇省2018年內要完成相關地區焦化企業的退出,將加速北方貨源的流入,利多焦炭,利空焦煤。”中信建投期貨工業品部負責人張貴川說。
專家分析認為,徐州市需要在2020年底前壓減50%產能,即780萬噸。2018年7月底徐州地區已經拆除1家焦化廠,截至8月14日,仍有2家焦化廠未開始裝煤,且未來生產的可能性小,這3家總產能在310萬噸。未來兩年徐州地區仍需淘汰470萬噸冶金焦產能。按照目前各地發布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的要求,以及考慮焦爐爐齡,淘汰4.3m焦爐的可能性較大,目前4.3m的焦爐(未含改良式焦爐)總產能占230萬噸,如果改良式焦爐,剛好達到780萬噸的產能。
2020年底前,江蘇地區需要淘汰焦炭產能1680萬噸,減去徐州已經淘汰以及未生產的310萬,則仍需淘汰1370萬噸。政策要求2018年淘汰70萬噸產能,因此未來2年將繼續淘汰產能1300萬噸。供給端,如果滿產的情況下,折算到高爐用冶金焦,冶金焦產量需淘汰1200萬噸。結合鋼廠去產能,下游高爐用冶金焦需求量減少700萬噸。因此如果政策落實到位,兩年后江蘇地區冶金焦供需缺口擴大500萬噸。
綜上所述,短期內在2018年結束之前,焦化行業整體影響不太大。但從中長期來看,打贏藍天保衛戰以及一系列的淘汰產能措施,將會對未來三年的焦炭供給行成壓制。徐州地區冶金焦產能將減少780萬噸,這對于周邊有地域優勢的焦化企業,如山東、山西甚至河南焦企來說,未來焦炭將更具有競爭力和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