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異質結電池試產,向工業制造4.0遷移】中國多晶硅和電池制造商通威集團預計于2018年底開始試生產異質結(HJT)太陽能電池,隨著其200MW全自動太陽能電池生產線的成功運行,電池生產將在未來逐漸轉向工業4.0智能制造。
通威表示,業內光伏制造商普遍認為HJT電池技術是未來最有前途的下一代高效電池。
該公司持續在HJT技術上投入研發,據悉,2017年在多晶硅,電池,組件上的研發投入達5500萬美元。
通威還指出,2018年上半年,成都國家光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光伏組件(72-cells)的鈍化發射極后電池進行了獨立測試,最大功率為421.9Wp,轉換效率為20.7%。
在組件中測試N型單HJT電池,最大功率達到442Wp,轉換效率達到21.7%,是一個潛在的新記錄。
2017年9月投入成都2GW電池廠運營,通威表示,通過目前的數據分析,與非全自動生產線相比,該生產線運行狀況穩定,同時提高了電池產品質量和整體生產率。
憑借其200MW工業4.0智能生產線,通威一直走在全自動太陽能電池制造的前沿。
通威表示,2018年上半年的整體電池產量、轉換效率、CTM(電池到組件)標準都比中國工業基準平均值高出60%,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該生產線運行穩定,預計降低生產成本0.2-0.3元/W(0.029美元/W),顯著低于業內平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