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未來十年,機器人會是什么樣

時間:2018-08-2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人類對機器人素來有很高的期待,希望它們是擁有極快學習能力的天才,可以讀懂莎士比亞、能夠開車、會說笑話、能夠打架,還可以自我教育。然而對這一時刻的預期從20世紀70年代不斷推后直至現在,科幻電影中的智能機器生命體始終沒有出現。為什么機器人的發展沒有達到大家的期待?在經歷阿爾法圍棋程序的突破之后,機器人接下來的發展方向是什么?8月19日,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閉幕,帶著在大會上獲得的交流與思考

【未來十年,機器人會是什么樣】人類對機器人素來有很高的期待,希望它們是擁有極快學習能力的天才,可以讀懂莎士比亞、能夠開車、會說笑話、能夠打架,還可以自我教育。然而對這一時刻的預期從20世紀70年代不斷推后直至現在,科幻電影中的智能機器生命體始終沒有出現。為什么機器人的發展沒有達到大家的期待?在經歷阿爾法圍棋程序的突破之后,機器人接下來的發展方向是什么?8月19日,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閉幕,帶著在大會上獲得的交流與思考,人們開始了新的探索之路。

機器人為什么還達不到期許

為期5天的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極為火爆,眾多普通觀眾涌入會場,世界機器人大會博覽會的每個展臺都被圍得水泄不通,人們對機器人的好奇和喜愛由此可見。然而,也有觀眾頗感失望:“機器人就是這樣?這不還是人操控的機器嗎?完全不是想象中那樣跟人一樣聰明的嘛。”

機器人沒有達到大家的期許,這并不只是一些觀眾的感受,科學家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我們科研人員能夠更多地探討一下,盡管有像阿爾法圍棋程序這樣的突破,但是機器人的發展好像還是相對緩慢,沒有達到大家的期待。”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教授阿洛伊斯·諾爾說。

在科幻電影里,機器人都是擁有快速學習能力的天才,這樣的機器人似乎才能符合大家的預期。但在北京康利優藍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劉雪楠看來,這其實是“好萊塢犯的錯”,科幻電影對機器人的描述調高了人們對機器人的期待。“我們看過太多非常棒的機器人電影,人類對機器人的期望都是和變形金剛一個級別,而現實當中的機器人總是讓人們覺得很普通。即使很棒的機器人造出來了,人們還是覺得比變形金剛差遠了,這使得即使現在的機器人已經有些突破,但在大眾心目當中還是覺得遠遠達不到自己的預期。”

“但這并不意味著現在展廳里的那些機器人很簡單,它有非常復雜的機械結構和控制系統。至少在工業機器人方面我們不要抱怨太多,因為我們已經有了很多進展。”臺灣大學講座教授羅仁權說,“例如我想撿一個物體的話,現在用工業機器人就可以撿起來,這方面的進展很大,特別是協作機器人也非常成功。”

機器人現在缺的是“自”和“動”

一年前,還有專家對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發展非常樂觀,他們預測人工智能或機器人可以實現超越人的表現。“但是他們現在反而說機器人能夠做的事情非常有限,比如只能掃地,人類的歸納總結能力是非常強大的,機器人還做不到。”阿洛伊斯·諾爾說,“我們可能覺得現在有些東西很智能,但只能應用在幾個非常少數的領域,這也是我們想要探討的事情。”

那么在今后,機器人所要攻克的難題會是什么?“接下來的一個重要發展點就是圍繞著兩個字——‘自’和‘動’。”劉雪楠說,在他看來,強化機器人的運動性和自主性,這樣才能顯示出機器人是一個全新的、智能的“物種”。

“在外面的展廳里有很多機器人可以說幾句話,可以移動。但有些聊天機器人,聊兩句就開始前言不搭后語,這種聊天讓人覺得非常初級。”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教授馬克·奧利弗說,在他看來,現在的機器人缺的正是‘自’和‘動’,即自我操控能力和自我行動能力。“我們需要將人工智能和個性化的需求結合起來,讓機器人能夠對過去的需求有記憶,并且能夠推測出應該走到什么地方去拿何種東西,這樣才可以完成相應的任務。”

與此同時,人與機器人之間的互動也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領域,這其中既包括機器人領悟人的行為和思維方式,也包括人類對機器人行為方式的認知,也就是說人與機器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交流。“機器人現在缺少感知功能和推理功能,這些都是相互交流配合非常重要的元素,我們必須要克服這些困難才能使機器人變得更有用。”日本千葉工業大學教授王志東說,“如果人和機器的交流溝通完全順暢了,互動配合就更容易了。”

未來10年將會陪伴在人類身邊

在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最開心的要數小朋友們:他們拉著機器人的手,圍著機器人說話,即便是對外形不那么美觀的工業機器人,也充滿興趣地研究它如何精準地將一顆螺絲放入零件中。

如果拋開科幻電影里的幻想不提,做一個更加現實的預測,對于機器人未來十年的發展趨勢,王志東認為可以拿機器人和智能手機做一個對比,“現在智能手機只有10%不到的時間用來打電話,因為還要用它發短信、看視頻、玩微信,其實已經遠遠超過手機最開始時的功能。一旦機器人進入家庭,不僅能夠照顧人,還將成為一個強大的連接工具。就像智能手機一樣把人們和他周圍的人聯系起來,機器人未來應該有類似的趨勢。”

未來十年,機器人會陪伴在人類身邊是很多人的共識。在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福田敏男看來,未來十年“將會是年輕人的市場。”他解釋說,現在的孩子們出生便與機器人同行,他們是機器人時代的“原住民”。“十年后當他們長大,如果機器人能夠使他們的生活更加舒適的話,他們會真心愿意與機器人一起生活,所以年輕人市場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

馬克·奧利弗也認為機器人陪伴人類會是未來的主要趨勢。“現在的玩具機器人市場已經很大了,但是將會有更多的玩具機器人和陪伴機器人出現在人類身邊。”他說,另外,他認為將來照料機器人也可能會進入市場,例如,按摩機器人可以替代現在的按摩椅,“不過這些都需要機器人的生產和制造成本進一步降低,這是因為機器人的價格越便宜就越容易進入大眾市場。”馬克·奧利弗說。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