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淺析產業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的差異

時間:2018-08-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如果從產業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的概念來源看,都是從IndustryInternet翻譯而來,從字面理解上,這兩個概念應該是相同的。但是仔細觀察國內產業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的參與者,發現產業互聯網,與工業互聯網還是存在差異。

【淺析產業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的差異】自從參加了產業互聯網白皮書的編寫組,就一直有一個問題:產業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有什么差異?

如果從產業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的概念來源看,都是從IndustryInternet翻譯而來,從字面理解上,這兩個概念應該是相同的。但是仔細觀察國內產業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的參與者,發現產業互聯網,與工業互聯網還是存在差異。

從智能制造生態看差異

美國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在2015年提出制造系統的模型,分三個維度:business,product,production三個維度。

仔細研究國內工業互聯網平臺,更加側重于product和production這兩個維度的整合。絕大多數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功能解決這兩個維度的問題:生產設備的聯網,實際上是Production這個維度的智能化;一些設備類的產品的在線維護形成預測維護,是Product這個維度的智能化。國內雖然也有工業互聯網平臺在解決business維度的問題,但相對較少,比如海爾的平臺。

其實仔細分析原因,國內的工業互聯網概念借鑒了GE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德國工業4.0,而西門子是工業4.0的典型代表。無論是GE,還是西門子都是提供設備類產品,比如西門子的設備用在生產線上,主要是解決設計生產線,以及生產線的柔性化,這個是production維度。而GE,西門子的產品也需要維護,比如醫療設備、航空發動機產品,通過設備聯網提供更好的維護服務,這是Product維度。

為什么Business維度的特征不明顯?我猜想先進國家發展比較早,較早的實現了行業壟斷。這些壟斷行業的龍頭企業,通過供應鏈解決方案的形式完成了Business維度的整合,不需要再通過平臺實現集成化。所以GE,西門子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上Business特性介紹的相對較少,因為已經比較完善了,不需要作為主要特點介紹。

大部分國內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是借鑒GE,西門子的解決方案,因而其特點也是也Product,Production維度為主。

國內的產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多是以商業模式創新,通過供應鏈的整合來實現平臺功能,多數產業互聯網平臺是通過市場化+資本來運作的,而通過獲得補貼的形式較少。根據國外的經驗,Business維度的整合更容易創造商業價值,國外的龍頭企業通過供應鏈解決方案形式來實現,但中國行業的集中度低,壟斷行業少,通過平臺匯聚中小企業,形成平臺效應是有商業機會的,因而國內的產業互聯網企業,一方面缺少國外先進經驗的借鑒,一方面中國的行業匯聚效應好,因而產業互聯網的發展走出了一條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從物聯網生態看差異

一直用IBM的物聯網生態圖來研究產業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我認為無論產業互聯網還是工業互聯網,都是物聯網。

我今年更新了IBM的物聯網生態圖,主要在物聯網平臺這層,將原來的物聯網平臺,分為了物聯網技術平臺和物聯網行業平臺。

物聯網的技術平臺,是工業互聯網平臺。現階段看,工業互聯網最早推出的是工業互聯網平臺白皮書,而工業互聯網平臺白皮書中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功能與物聯網技術平臺類似。

而產業互聯網的功能,與物聯網行業平臺功能類似。工業互聯網是技術視角,而產業互聯萬是應用視角。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