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3C行業是機器人行業即將迎來的新一輪爆發點?

時間:2018-08-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人臉識別、語音識別、AI和5G技術的到來,電腦、手機、音響等設備會被重新定義,3C行業將迎來一輪新的爆發,3C行業機器人換人的緊迫性明顯提升。3C行業的工業搬運機器人即將迎來一輪新的爆發。

【3C行業是機器人行業即將迎來的新一輪爆發點?】隨著人臉識別、語音識別、AI和5G技術的到來,電腦、手機、音響等設備會被重新定義,3C行業將迎來一輪新的爆發,3C行業機器人換人的緊迫性明顯提升。3C行業的工業搬運機器人即將迎來一輪新的爆發。

4萬億產值的3C行業競爭激烈,產品生命周期短、換新率高,當前3C行業組裝、包裝、測試環節仍基本由大量人工完成,隨著國內用工成本提升、招聘難問題不斷顯現,對自動化的需求也日益提升。新戰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分析認為,3C領域對機器人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由于3C市場體量急劇擴大帶來的總量需求;第二則是由于3C產品精細化、輕薄化趨勢對工藝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

機器換人不是一個口號,而關系企業的生死存亡。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人工工資不斷上升對3C制造企業的成本端構成較大壓力。另外,根據社科院的預測,我國勞動人口在2020年之后,將年均減少790萬人。3C行業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人工成本的大幅上升與勞動力人口的快速下降對企業的生存產生嚴重威脅,2020年前后,沒有實現自動化轉型的企業很可能被洗牌倒閉。感知到危險的公司已經開始了大力推進自動化轉型,富士康郭臺銘在今年喊出了5年內替換八成作業工的口號。

工業生產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物流,3C對物流提出了新的需求:大批量定制、生產周期縮短對于柔性化、矩陣式生產的需求,要求物流具備快速應變能力;為了降低風險,生產線拆解更細分,物流頻次上升,要求更高效率;可與MES系統對接,將生產信息準確映射為生產作業,精準控制供應鏈和生產節拍。

以激光視覺導航為核心的自然導航AGV,為3C行業提供了一套新的解決方案。自然導航AGV速度為傳統磁條AGV的3~4倍,可滿足物流頻次上升需求;單臺AGV出現故障、產線變更,不影響AGV系統運行,縮短停工頻次時間提高效率;與MES系統對接,精準控制物料供應和生產節拍。像華為、中興、富士康等一批行業龍頭已經在工廠內部開始大力推進基于自然導航技術的場內物流解決方案,而且已經實現規模化落地應用,而這些企業的規模化落地也釋放出一個信號,3C行業的工業搬運機器人即將迎來一輪新的爆發。

以激光視覺SLAM自主規劃為基礎的機器人領域,分為服務和工業兩個領域。服務機器人的領域從最早的掃地機器人,到后來形態各異的家用服務機器人,主打看護陪護娛樂的應用逐漸銷聲匿跡。這個方向更為人熟悉。

但在市場曝光度不高的工業領域,已有一批專注于提供高端工業場內物流的企業,比如南江機器人、斯坦德機器人、杭州迦智機器人等正在做著改造3C行業工業物流的事,相比于服務機器人,工業領域對移動機器人執行精度和穩定性的要求高了不止一個檔次。經歷工業客戶漫長苛刻的試用過程而真實落地,是評價技術產品優劣的試金石。而跨越了這一步的企業,就會建立真正的壁壘。在市場感知滯后的情況下,一般來說,當大家聽到風聲的那天,這個行業就真的已經爆發了。

3C行業的發展將以創新和不斷優化為主,尤其是各大廠商在硬件領域的爭奪將更加激烈,這將直接拉動硬件設備的采購需求,預計至2020年國內3C自動化設備市場規模近2500億元,上游設備企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深圳橙子自動化(3C行業自動化解決方案商)有限公司CEO邵勇峰表示,3C產業智能化改造潛力巨大。據統計,全球70%的電子產品在中國制造,在70%的電子產品中,現階段90%生產制程還是屬于傳統人工手工作業的方式,綜合來看,這兩個數據透露出中國3C領域市場巨大。對于非常傳統的作業方式,智能制造改造的空間巨大。

并聯工業機器人國產化帶來的成本持續走低以及性能方面的突破國際水平也為這個朝氣蓬勃的行業加大了實施可行性及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超高速運行及穩定的性能輸出相比人工的效率至少提升4倍,超高定位精度產品的上馬更有技術性的保障了3C行業精致小巧的生產需求,而并聯機器人結合2D、3D視覺在理料、分揀等方面的超長發揮更貼合3C智能制造對于設備的柔性要求,讓設備需要勝任多種產品和批次的變換,在效果保障的同時減去相關人員培訓、生產線再建方面的投資也為企業帶來了必然的效益。國內也出現一些優質并聯機器人企業比如勃肯特、翼菲機器人等。

另外,3C行業的自動化已在2014年開始進入高增長通道。不過,多集中在前端如PCBA板、鍛造、拋光、噴漆等環節,包括四大家族,智慧松德、勝利精密、雷柏科技、勁勝智能、長盈精密等上市企業,及珞石等初創公司均有涉足。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