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韋爾布局孵化器,“霍創空間”要從中國向全球推廣】工業巨頭霍尼韋爾正在變得更加開放和更具創新力。以前所有的項目、資金來源都是業務部,業務部從市場調研、立項,再決定做這個項目,最后撥錢給研發部門,這個時間是非常長的。霍尼韋爾已經意識到,這樣做的結果將使我們的增長落后于在這方面創意非常靈活的公司。”霍尼韋爾科技事業部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羅文中在接受經濟觀察網專訪時告訴記者,在意識到傳統流程影響的問題后,公司內部從今年開始進行了諸多變通。
其中有一點,就是將公司原有的孵化器升級為“霍創空間”。這種變化并非是一般命名意義上的,而是從內部甚至外部吸納創新團隊,在資金獎金、資源上予以扶持便利。
羅文中告訴記者,霍尼韋爾中國團隊在公司內部擁有較大自主權,上述“霍創空間”概念也興起于中國。“‘霍創空間’是在中國開始的,現在正計劃向全球推廣,印度的班加羅爾和捷克的布爾諾都在推倡。”
據透露,目前霍尼韋爾正在制定全球的內部創業空間計劃。
“孵化器的意義是誕生一款產品,而‘霍創空間’的意義是思考產品是否能夠推向市場等系列問題。”羅文中表示。
據了解,“霍創空間”采用初創公司運營模式,有創業項目的員工可以通過這個創業平臺申請創業資金、組建創業團隊,全職投身于創意的最終落地。參與創業項目孵化的團隊可以免受企業內部流程限制,選擇由企業進行市場銷售,也可以直接對接市場,甚至可以進行技術轉讓等多種開放式操作。
羅文中介紹道,孵化的產品帶給霍尼韋爾的第一個變化是幫助企業的業務增長,通過技術轉到業務部門,變成產品和銷售。截至目前,已有85名工程師和60%霍尼韋爾中國區研究員參與了“霍創空間”的項目孵化,6期共計31個項目,預估將在年底為企業實現千萬余元的增值。今年,“霍創空間”還將進一步開放創新范圍,引入20%的社會項目進行孵化。
同時,孵化產品帶給企業的變化是相關扶持政策出臺后,員工的積極性大大增加。“大家很積極地開發客戶,已經銷售了100多萬的產品。我估計到年底,孵化產品的銷售額有可能達到上千萬。對‘霍創空間’外的一個初創公司來說,至少需要三年時間才能達到這個速度。”
此外,霍尼韋爾正通過各種方式將上述轉型所需的技術和想法落地。日前,霍尼韋爾在其張江科技事業部園區主辦“2018科技創新日”活動。在以“區塊鏈在工業領域應用”為主題的競賽環節,共有6個團隊晉級決賽。參賽方案涵蓋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多個領域。有的團隊利用區塊鏈安全、去中心化的特性,搭建了一個新型的物聯網架構,解決傳統的工業物聯網易受攻擊、數據不一致等問題。
據羅文中介紹,區塊鏈在霍尼韋爾擅長的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核心在于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和真實性。“任何一個服務過程中都會涉及到很多方,去中心化提供的平臺能保證這幾方拿到同一個問題的數據一致且安全,這就是區塊鏈的核心能力。”
舉辦該創新日的想法同樣是基于尋找霍尼韋爾轉型的種子技術,“將霍尼韋爾的技術創新往前推一步,更具體地說,保持我們在創新方面的領導者地位。”羅文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