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企利潤的大漲正在刺激鋼企的擴產預期。
進入7月份以來,多家鋼鐵上市公司陸續發布了2018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從各家鋼企公布的業績公告來看,不少專家表示,今年盈利狀況創2015年以來最佳水平。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主要與鋼材成本可控有關。第一財經記者梳理,截至目前,33家上市鋼企發布的今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中,預計上半年業績最大增幅均不低于50%。
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鋼協會員鋼企實現銷售收入1.97萬億元,同比增長15.33%;實現利稅2144.93億元,同比增長103.77%;實現利潤1392.73億元,同比增長151.15%,銷售利潤率基本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水平。
第一財經記者近日在中鋼協常務理事擴大會議現場獲悉,今年上半年鋼鐵行業運行穩中向好。會員企業有75家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占統計企業的75%。
利潤的大幅上漲必然會刺激鋼鐵企業開足馬力進行生產。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粗鋼產量4.5億噸,鋼材產量5.3億噸,均同比增長6%。而一季度,全國生產粗鋼2.12億噸,同比增長5.4%,平均日產粗鋼235.72萬噸,為歷史同期最高值。僅6月份,粗鋼產量就達8020萬噸,同比增長7.5%,日均產鋼量高達267.3萬噸,這是繼4、5月份粗鋼產量連創新高后又一歷史高值。
對于粗鋼產量的增加,記者了解后發現,市場并未出現產能過大從而引發鋼材積壓的擔憂。“有需求才會有生產。”某鋼貿商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記者了解到,盡管鋼鐵企業積極增產,但并未形成大量庫存積壓。蘭格鋼鐵網監測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20日,蘭格鋼材庫存綜合指數為90.9點,比今年高點(3月9日,191.6點)下降了53%,比去年同期也僅升高了6.2%,繼續處于較低水平。這就表明所增產的鋼鐵產品,包括前期“冬儲”庫存,完全被同期的旺盛需求所消化。據測算,上半年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7.97%,其中6月份增幅已經超過8%。較為旺盛的消費需求,對鋼鐵產品產生較大幅度增產要求,這是市場機制平衡的必然結果。
進入7月份以來,全國各地持續高溫,鋼材消費也進入傳統上的淡季,但近期國內鋼材市場走出了一波逆勢上行的行情。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研究員彭翠亭告訴記者,近期,鋼價不斷上漲,究其原因主要還是與環保限產有關。
記者了解到,從5月份開始,先后展開的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防范“地條鋼”死灰復燃專項抽查和環保督察“回頭看”等環保督查活動,加上青島上合峰會的影響,部分鋼廠因環保因素階段性限產。日前,唐山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正式印發《關于開展SO2、NO2、CO污染減排攻堅行動的通知》,唐山地區可能受政策影響進行限產。但從6月份公布出來的粗鋼產量和日均產量數據來看,環保限產對全國鋼鐵生產的產量影響幾乎微乎其微。據蘭格鋼鐵云商監測,6月全國粗鋼日均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這是連續第三個月創造歷史新高。
高利潤支持下,雖然有環保政策限制,鋼廠依然會采取各種辦法來降低環保政策的影響,增加鋼材產量。蘭格鋼鐵網首席分析師馬力表示,在環保限產政策影響逐漸減弱、投資增速持續下滑、國家金融領域去杠桿和夏季高溫多雨天氣對于剛性需求的影響下,鋼鐵市場依然處于高產量的狀態下運行,后市風險需要提高警惕。
北京中港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亞輝向記者表示,他還是比較看好后期鋼鐵市場的走勢,但是也不能忽略其中的風險,所以現在一直非常關注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