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人互聯網”技術,是否能推動智能機器人快速發展?

時間:2018-07-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關于機器人的自主邏輯推算程序,各國的研究進程還是比較緩慢的。而從現實角度來說,擁有高度自主邏輯運算能力的機器人,在實際功用角度來說更為優越。

【“機器人互聯網”技術,是否能推動智能機器人快速發展?】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關于機器人的自主邏輯推算程序,各國的研究進程還是比較緩慢的。而從現實角度來說,擁有高度自主邏輯運算能力的機器人,在實際功用角度來說更為優越。

美國普利斯頓大學物理系教授杰森·培塔就曾指出:“如果想要讓機器人事業更為繁榮,就必須提升它們的智能化程度。研發人員應該做的,不單單是如何創建編程,而是給這些編程建立一個共享中樞,使得所有機器人都有加載新型編程的機會。”培塔教授的觀點可以說是一語中的,他想要尋找一個關于提升機器人邏輯運算能力的便捷通道,而這一點在近期也被證實是可行的了。

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的工作人員初步建立起了一個關于提升機器人智能水準的“機器人互聯網”體系。這一項研究課題的核心發起人是勒內·范德莫倫哥特,在他的推動下,包括埃因霍溫理工大學在內的5所高校,與飛利浦公司一同展開了項目攻堅。

在范德莫倫哥特的構想當中,“機器人互聯網”需要一個超級云端服務器,然后由研發人員將機器人和服務器相連。這樣能使每一個連接了服務器的機器人,通過上傳和下載,復制到服務器當中的有效信息。比如說,一名機器人的中樞管理器被寫入了關于“烹飪”的程序,那么它就會將這一道程序上傳到“機器人互聯網”當中,而其他關聯了“機器人互聯網”的機械智能體,也就能自主加載這一程序,從而達到快速提升自身智能化程度的目的。

范德莫倫哥特的構想得到了歐盟的大力支持,因為就目前看來,各類智能機器人雖然層出不窮,但是在實際應用范圍上,卻功能過于單一。“機器人互聯網”體系的建設,正好可以解決這一難題。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歐盟組織一直在向這個項目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而范德莫倫哥特和他的團隊,也確實正在接近這一目標。

根據對外公布的信息顯示,工作人員組織了4名機器人,讓它們去給躺在床上的“病人”送水。包括這名“病人”在內,所有參與實驗的機器人都配備了特殊裝置,使得它們能夠與云端存儲系統交互信息。實驗開始后,一名機器人將病房地圖和病人方位上傳到了“機器人互聯網”,其他機器人則順利通過數據共享功能了解到了整個病房的詳細信息,然后按部就班地完成了研究人員交代的任務。

很顯然,范德莫倫哥特主導的實驗是成功的,在“機器人互聯網”的指揮調度下,每一位機器人都發揮出了自己的功效,任務執行得有條不紊且合情合理。對此,范德莫倫哥特進一步補充說道:“以往人類研究出的機器人,大都只能執行某一項單獨的任務。而制造一個能夠適應多種工作內容的高智能機器人,又需要工程師填寫大量的編程代碼,這既浪費資源又消耗時間,我們開發‘機器人互聯網’技術,讓這些關聯了互聯網的機器人可以加載到其他人的功能,并且根據外因變化自主更新本體數據庫,這一點非常重要。”

總體而言,“機器人互聯網”技術的深度開發,對于智能機器人的實際功用是有極大推動意義的。機器人之間互相學習,毫無疑問是一種快速提升機械智能體“聰明”程度的便利通道。在這一過程中,或許存在著不小的危機和隱患,但是每一種高端技術的開發和使用,尤其是涉及未來人類安全的話題,都會配備嚴格的安防措施。一旦“機器人互聯網”真正走入人類生活,那么它的核心技術必然是絕密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