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零跑汽車將成為國內新造車行列、自動駕駛領域的領頭羊

時間:2018-07-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不久的將來,零跑汽車可能會成為國內自動駕駛領域的頭部公司。某種程度上,它已經跑在了前列:在第三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論壇上,零跑副總裁趙剛在演講中透露:從 4 月算起,零跑已經有 40 余輛自動駕駛路測車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真實環境下的路試,到今天已經跑了 50 萬公里,路況涵蓋國道、鄉村路、高速路、城市道路、隧道、橋梁、碎石路等。

【零跑汽車將成為國內新造車行列、自動駕駛領域的領頭羊】在不久的將來,零跑汽車可能會成為國內自動駕駛領域的頭部公司。

某種程度上,它已經跑在了前列:在第三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論壇上,零跑副總裁趙剛在演講中透露:從4月算起,零跑已經有40余輛自動駕駛路測車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真實環境下的路試,到今天已經跑了50萬公里,路況涵蓋國道、鄉村路、高速路、城市道路、隧道、橋梁、碎石路等。

無論車隊規模還是路測里程,零跑位列國內自動駕駛領域Top3已無懸念。

零跑的自動駕駛團隊規模大概在40-50人左右(Top3again),團隊負責人繆其恒博士畢業于劍橋大學,之前參與了沃爾沃自動駕駛項目的開發。現在是零跑自動駕駛團隊的技術帶頭人。

看看下面這張圖,零跑申請的專利中繆其恒三個字幾乎霸榜,有一兩條專利沒有繆其恒吧,仔細看看那些專利都跟自動駕駛無關。

除此之外,大華作為全球排名第二的安防、監控和智能交通領域的解決方案供應商,在攝像頭算法識別領域還是有一些技術積累在的,大華的攝像頭算法團隊大約在400人左右。

當然,簡單把這400人加在零跑自動駕駛研發團隊里也有失偏頗,零跑方面也說了,大華更多時候是做一些通用的、偏底層的算法開發,剩下的專用場景下的針對性開發是零跑自己來完成的。

另外,上面有一條專利的發明人出現了零跑創始人、董事長朱江明。你一定不會在蔚來、小鵬的發明專利中看到李斌、何小鵬。什么意思呢,零跑的技術基因、工程師文化是非常濃厚的。朱江明之前參與創辦大華,在大華的Title除了副董事長更重要的是首席技術官。

工程師文化好的一面在于凝聚力很強、團隊大多數精力會專注在埋頭研發,據零跑透露,過去兩年來自動駕駛團隊“極其穩定,離職率非常非常低,算法團隊沒有一個人離職”。不好的一面就是各方面投入可能已經跑到業界前面了,但沒什么人知道。

很多新造車公司會跑到硅谷開設新公司,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確實求賢若渴,跑到硅谷延攬算法、AI領域的頂級人才,比如我們之前提到的蔚來、小鵬,另一種是開一個ToVC的公司,“全球布局”這種話術方便在下一輪融資時推高估值。

零跑不一樣,算法團隊有在大華時期從0開始披荊斬棘做到行業前列的經驗,對去硅谷高薪挖人的興致不高,更推崇自己開山辟路。

這種技術基因讓零跑在一眾新造車公司里顯得與眾不同。比如說,朱江明之間透露零跑研發在整個團隊占比達到80%;比如說,零跑首款量產車S01上的ADAS、智能駕駛系統是完全自主研發的,乃至自動駕駛傳感器中的雙目仿生攝像頭、環視攝像頭、77G毫米波雷達也全部都是自主研發的。

4月19日,零跑宣布正與大華聯合研發的AI自動駕駛芯片「凌芯01」,在那場發布會上,朱江明放出了那張著名的PPT。

零跑不需要Mobileye這樣的集成供應商,我就是做這個起家的。

實際上凌芯01早在2017年就啟動研發的。如果考慮到大華的芯片開發歷史,凌芯01其實應該算大華第二代專用型芯片。大華第一代芯片用在了安防攝像頭領域。

芯片研發公司地平線之前也推出了兩款處理器:面向智能駕駛的征程(Journey)1.0處理器和面向智能攝像頭的旭日(Sunrise)1.0處理器。

從攝像頭算法識別與數據處理、芯片底層設計的通用性考慮,從安防芯片轉向自動駕駛芯片是一脈相承的。

關于凌芯01,零跑的說法是具備AI深度學習能力、算力達到當前業內芯片的5倍,目前走到了集成驗證的階段,將在2019年進入實車測試。雖然沒公布具體數據,但零跑方面很堅定的表示“(凌芯)算力和數據都是非常不錯”,只是考慮到仍在驗證階段,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正式對外公布。

凌芯具備深度學習能力意味著,這是業內為數不多的、面向自動駕駛場景的專用型芯片,除零跑外在做自動駕駛芯片的車廠只剩特斯拉一家了。

攝像頭、雷達、芯片、軟件、算法,零跑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垂直整合程度已經超過了國內任何一家新造車公司。

重點來了,去年的第八屆新能源汽車大會上,朱江明著重提到了看好特斯拉的垂直整合模式,通過自主研發軟硬件,一方面縮短與供應商的溝通周期、提升效率,另一方面自研硬件使得零跑對這些傳感器有著更深刻的理解。

軟硬件一體開發意味著零跑可以挖掘到最核心最原始的數據進行自動駕駛算法、系統的迭代。

具體落地層面,零跑2019年Q1上市的首款量產車S01標配L2.5級自動駕駛系統,并預留了冗余的感知和算力空間,支持到2020年通過整車OTA升級至L3級自動駕駛系統。從2021年起,零跑將啟動L4/5級自動駕駛道路測試,并計劃在2025年實現量產上車。

看起來零跑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不過,零跑和特斯拉的區別在于,特斯拉已經用重技術、軟硬一體化證明了自己,特斯拉正在建立起越來越明顯的差異化優勢,但零跑還未證明自己。

零跑對自動駕駛的重視、獨有的資源優勢是有的,是不是掃地僧,還要看2020年L3級自動駕駛系統的落地情況。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