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區工業物聯網發展》報告解讀:中國將成為引領全球工業物聯網發展與創新】近日,GSMA(全球移動運營協會)近日發布了《大中華區工業物聯網發展》(TheIndustrialIoTinGreaterChina)研究報告,報告通過采訪大中華區的,包括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臺灣大哥大、亞太電信集團、遠傳電信等六家移動運營商代表,探討了工業物聯網在大中華區的發展現狀。GSMA智庫估計,到2025年全球的工業物聯網連接數將達到138億,其中大中華地區的連接數約為41億,約占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
什么是工業物聯網?
工業物聯網(IIoT)指的是通過大批可實時監控設備,如傳感器進行采集數據,將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來優化生產以及進行設備系統性維護。根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中國工業物聯網市場收入的年增長率約為25%,并且將在2018年達到近3000億元人民幣。
中國政府大力支持工業物聯網發展
中國政府致力推動中國工業物聯網發展。2010年,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就宣布物聯網對中國信息通信技術計劃至關重要。2015年5月,政府出臺中國制造2025戰略,強調優先發展能夠促進制造業創新的行業,包括物聯網、智能家電和高端消費電子產品。2017年10月,據新華社報道,繼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后,中國計劃采取措施,加速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發展和以及工業互聯網的發展。
GSMA首席技術官AlexSinclair評論道:“移動與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萬物互聯不僅讓我們的城市更智慧,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輕松、更高效。中國在工業物聯網方面投入巨大,把先進的信息技術與工業生產系統相結合,將簡化生產過程,大大提高生產力和生產效率。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將成為該領域的全球領導者。”
工業物聯網的三大應用領域
公共設施/能源
中國正要清理其歷史上嚴重依賴煤炭的巨大能源市場。中國已經處于全球推動部署智能電網的前沿,智能電網可以獲得有關能源和水利基礎設施利用率的最新信息,以提高效率并減少浪費。通過連接的電表和水表收集的信息可以幫助消費者和企業減少使用,同時使公共事業能夠更好地平衡供需,并識別泄漏和故障。
根據報告的訪談結果,中國移動開發了窄帶物聯網智能電表解決方案,并與國家電網電力研究院合作在鷹潭、無錫、珠海、成都、重慶和北京部署了200個智能電表。其現有的解決方案使用2G或4G網絡,收集電表中的實時電壓、電流、功率消耗和其他信息。通過大數據分析,他們可以監控每臺設備的實際電力消耗,從而能夠在特定地區提供有效的供電策略。
物流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5年,中國在物流行業花費了11.1萬億元(1.7萬億美元),占全國GDP(國民生產總值)的14.9%。在美國,物流成本占GDP的6.5%,而在日本和德國,物流成本占GDP的3.5%。中國物流業一直面臨建設倉庫的土地價格、管理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等問題。分銷商正在使用無線技術使物流變得更加自動化,減少運輸貨物的成本。2017年,華為、中國移動和DHL供應鏈啟動了一項聯合項目,旨在共同開發一個物聯網系統,用于汽車制造廠的物流升級。
智慧城市
根據咨詢公司德勤的數據顯示,中國有大約有500個智慧城市試點項目,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多。移動運營商在大中華區大力參與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開發。例如,中國移動香港(CMHK)與房地產開發商信和集團簽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以住宅和商用地產中使用中國香港移動的窄帶物聯網技術支持智能家居、智能購物中心和智能物業管理應用。在江蘇省,中國移動和南京路燈管理處聯合部署了“智能路燈”,這些路燈使用窄帶物聯網收集過往交通流量和行人數量,并在周圍無人時自動調暗。它們還可以監測霧霾等天氣狀況。
工業物聯網面臨的挑戰
盡管工業物聯網正在快速發展,但仍然面臨著許多挑戰,如安全和隱私問題、互操作性問題和技能短缺問題。據德勤的調查發現,工業物聯網主要面臨以下幾點挑戰:缺乏互操作性標準、數據的所有權和安全性、缺少相關技術人員,這些問題都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著工業物聯網的發展。當然,除了以上這些問題之外,發展工業物聯網還有一個挑戰,就是碎片化。市場上物聯網平臺的數量和種類繁多,在增加了選擇的同時,也造成了行業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