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2018年最新前沿科技趨勢報告

時間:2018-07-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新技術呼嘯而來,它們不僅正在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還可能對未來的商業模式、社會治理、國際政治產生影響。

【2018年最新前沿科技趨勢報告】馬云說:智能時代是讓機器解決人解決不了、人理解不了的問題。機器做人做不了的事情才了不起,機器要學習人腦是悲哀,也很愚蠢。他提到了此前廣受關注的AlphaGo與人類的圍棋大戰?!斑@是悲劇,人跟機器比圍棋誰下的好,是自找沒趣。一百年后看,人類會感覺到自己的幼稚,這是羞辱自己的智商。AlphaGo與AlphaGo2.0比才有意思。”

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新技術呼嘯而來,它們不僅正在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還可能對未來的商業模式、社會治理、國際政治產生影響。

最近,阿里云研究中心新鮮發布了2018年前沿科技趨勢報告,整理了8個最新的科技趨勢,提前了解這些,你不僅能知大勢、對未來做出更準確的判斷,還會成為朋友和客戶眼中的科技話題明星,給自己增加一種極客的魅力。

1、數據科技領域將持續領跑創新

數據科技、大科學、人本科技是最值得關注的3個新興科技領域。其中,以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3D打印、物聯網、量子計算等為代表的數據科技領域,創新的活躍度最高。

2、人工智能推動行業跨越式發展

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我們所處世界的各個方面,它具有極強的滲透力和相容性,可以同很多領域產生“化學反應”,推動這些領域產生跨越式的發展。這里面,既包括工業制造、社會生活、智能設備,也包括生物醫學、天文學、化學、物理學等科學研究領域。

3、人類正在進入人機混合工作時代

AI和人類的關系將進入一個“人機混合+云上協作”的時代:一方面,我們的工作將與AI深度結合,AI能幫助我們對數據進行收斂、計算、直接提煉出高價值密度的知識發現,為日常工作和研究留出更多思考和創意的腦力;另一方面,通過建立一個知識共享、業務協作的云上合作平臺,專家們之間將更容易碰撞產生更多精準和深度的洞察。

4、未來,機器可能成為日常管家

人類和機器的互動,正從過去敲鍵盤、點鼠標的主動輸入,轉化成語音助手和人類的主動交互。未來,機器很有可能會成為我們的日常管家。GoogleI/O大會上展示的全新AI語音助手,已經可以幫人類預定餐館、理發店等,未來語音助手還可能通過強AI和計算力形成預判力:比如基于對交通狀況、天氣、路程距離的判斷,主動呼喚出租車,或是主動下單配送每周的食品購買。

5、每個人都會擁有兩個身份:真實自我+數字標簽

隨著數字化技術在人們生活中的滲透越來越深,人的出行、購買、飲食、健康等信息都被以數字化的方式記錄下來,這就使得我們每個人在真實世界之外都擁有了一個數字化表達,也就是常說的數字孿生人,利用它,我們可以優化自己的生活,也能讓醫生和外部合作方更加清楚我們的健康情況和真實需求等。

6、區塊鏈促進強競爭行業數據互通

區塊鏈正在憑借技術優勢進入行業性應用,它最重要的應用是在高度數據隱私的行業中,讓具有競爭關系的企業之間建立安全、可控的數據互聯互通。比如,阿里健康與常州市合作建立的“醫聯體+區塊鏈”,實現了多級衛生醫療組織在病患信息上的安全可靠的“分布式互信共享”,而福特、寶馬等汽車廠商也正在探索如何利用區塊鏈建立競爭企業之間在特定領域的數據共享與互信。

7、物聯網即將大爆發

IOT正在從原來的數據收集,變成一種切實可用的服務。隨著邊緣計算的發展,物聯網設備將具有三大能力:傳統的收集外界信息的感知能力,在AI的賦能下利用自身或邊緣計算節點的能力進行計算的能力,以及在設備-設備之間、設備-人之間進行交互的能力。三者結合,IoT將會獲得更大的需求空間。

8、超越AR、VR,混合現實成主流

隨著AR、VR泡沫的逐漸散去,混合現實成為了最有可能成功的商業場景?;旌犀F實MR是將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混合在一起,來產生新的可視化環境,環境中同時包含了物理實體與虛擬信息,并且必須是“實時的”。比如說虛實結合的遠程在線教育,以及在智能制造、電商零售、多媒體、建筑設計等等領域的應用,也正因如此,全球MR解決方案市場會在2025年達到32億美元,并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2018年最新前沿科技趨勢報告

數據科技、大科學、人本科技是最值得關注的3個新興科技領域。其中,以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3D打印、物聯網、量子計算等為代表的數據科技領域,創新的活躍度最高。AI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我們所處世界的各個方面。

AI和人類的關系將進入一個“人機混合+云上協作”的時代:一方面,我們的工作將與AI深度結合,AI能幫助我們對數據進行收斂、計算、直接提煉出高價值密度的知識發現,為日常工作和研究留出更多思考和創意的腦力;另一方面,通過建立一個知識共享、業務協作的云上合作平臺,專家們之間將更容易碰撞產生更多精準和深度的洞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