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天微宣布將在下半年發布AI語音芯片,系統CPU IP+微納感知算法

時間:2018-07-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人工智能熱潮讓全球的資本、技術和人才紛紛涌向人工智能領域,與此同時,為改變中國“缺芯”的現狀在國家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下國內也有一大批人將目光轉向“中國芯”,關于“中國芯”的討論也十分火熱。

【中天微宣布將在下半年發布AI語音芯片,系統CPU IP+微納感知算法】人工智能熱潮讓全球的資本、技術和人才紛紛涌向人工智能領域,與此同時,為改變中國“缺芯”的現狀在國家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下國內也有一大批人將目光轉向“中國芯”,關于“中國芯”的討論也十分火熱。不過7月4舉行的《2018中國(深圳)集成電路創新應用高峰論壇》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深圳微納研究院理事長魏少軍教授強調:“國內集成電路產業應脫離浮躁之風,抵制不負責任的浮夸言論,一步一個腳印,踏實發展。”

脫離浮躁之風離不開踏實地研發芯片,作為推動AI發展的三大關鍵因素之一,巨頭和初創公司都爭先自主研發AI芯片,布局語音和視覺芯片。僅國內,Rokid、云之聲、出門問問、思必馳等都已經或者即將推出AI語音芯片,不僅說明了AI的火熱,更體現了自主研發芯片對于語音產品的重要性。雷鋒網消息,7月4日,深圳微納感知計算技術有限公司(微納感知)聯合杭州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中天微系統)宣布即將在今年下半年發布智能語音芯片。這意味著AI語音芯片領域有將有新的“玩家”加入。

杭州中天微系統不久前被阿里巴巴全資收購,雖然并未透露收購金額,但廣受業界關注。雷鋒網當時的報道文章《阿里突然公布一波芯片大動作,只是為了蹭熱點嗎?》中提到,收購消息公布之后中天微系統CEO戚肖寧博士表示:“中天微一直堅持自主創新的道路開發CPU,在加入阿里巴巴以后我們會跟阿里巴巴強大的技術平臺和生態結合在一起,盡快的推動中國芯片的商業化,同時把CPU用到各種物聯網應用場景。”

在此次的《2018中國(深圳)集成電路創新應用高峰論壇》上,中天微系統發布了兩款AI芯片。中天微系統副總經理陳昊表示,此次發布的C805和CK860處理器IP將幫助更多的語音和圖像產品實現AI功能。據雷鋒網了解,CK805是輕量級AIoT處理器,有專為AI算法及DSP優化的指令集以及128位SIMD計算引擎,性能可以達到8GOPS,主要可以應用于語音、音頻、圖像等的輕量化AI。據稱DSP的性能與競品對比性能提升可以達到3-24.9倍,AI性能提升可以達到2.8-21.6倍。CK860是同構多核高性能處理器,專為AI算法及DSP優化指令集,同樣擁有128位SIMD計算引擎,性能則可以達到50GOPS,與上一代CK810相比,性能提升超過40%。

與中天微系統聯合研發AI語音芯片的微納感知是依托微納研究院提供從軟核算法、芯片模組、到聲學設計的一站式聲學解決方案公司。據雷鋒網了解,雙方聯合研發的智能語音芯片核心算法已通過亞馬遜Alexa認證,集成本地引擎,提供WhisperTrigger語音喚醒功能,最高可支持八麥克風陣列,將兼顧低功耗、低成本,面向多個應用市場。

基于上述信息,雷鋒網認為微納感知的AI語音芯片很有可能是基于中天微系統的CK805IP,至于會在哪些方面做深度定制,產品的最終性能和表現則只有等到芯片發布落地之后才能知道。

微納感知市場總監程剛表示:“通過自主研發的AI芯片,微納感知可以融合在遠場聲學算法積累的能力,做垂直整合,面向智能語音交互、智能語音增強兩大領域提供智能語音芯片集成及語音交一體化互解決方案。”

當然挑戰也顯而易見,由于微納感知是擁有算法的積累,自身不做終端產品,因此未來與場景的深度融合才是真正考驗。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機器人、智能家居、安防和自動駕駛都已經逐步應用語音交互,微納感知聯合中天微系統研發的AI芯片會首先在那個領域率先落地?

語音交互作已經普及的觸控之外的另一種人機交互方式,想要推動語音交互的普及,芯片需要更強的算力做更快速的本地化處理,算法需要更高效地進行智能化處理,兩者結合才能帶來更好的體驗,實現語義理解和自然對話等。

從研發成本的角度來看,擁有算法以及語音平臺的廠商更具優勢,畢竟芯片+算法的方案可以應用到諸多的領域抵消高昂的芯片研發成本,而已經有產品的廠商如果沒有足夠大的出貨量支撐,又不能找到其他合作伙伴使用自主研發的芯片,自主研發的代價就會比較大。AI芯片最終將會呈現怎樣的格局?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