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企業動態 > 資訊詳情

格力全面進入,銀隆將進行深度改造,董明珠能否力挽狂瀾?

時間:2018-06-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年以來,銀隆的問題不斷被曝出。被供應商上門討債、大面積減產、訂單下滑、員工休假……銀隆危機事件似乎每天都在上演。銀隆內部人都把希望寄托在董明珠身上,圈外人都在觀察著董明珠。

【格力全面進入,銀隆將進行深度改造,董明珠能否力挽狂瀾?】今年以來,銀隆的問題不斷被曝出。被供應商上門討債、大面積減產、訂單下滑、員工休假……銀隆危機事件似乎每天都在上演。銀隆內部人都把希望寄托在董明珠身上,圈外人都在觀察著董明珠。

董明珠入局

2016年董明珠曾以個人名義,與王健林、劉強東以及其他機構同銀隆簽署增資協議,共增資30億元獲得了銀隆22.388%的股權。當時銀隆的估值為134億元,董明珠持股比例為7.46%,位列珠海銀隆第五大股東。此后不久,銀隆再次進行增資,董明珠的持股比例增至17.46%,成為銀隆第二大股東。

從空調到冰箱、小家電、手機,到現在的新能源汽車,董小姐是有夢想的,值得尊敬。

當企業發展到應階段,多元化是其必由之路:小米進軍高端空調、筆記本領域;萬達開始投資醫療;碧桂園將目光鎖定了教育,就連華為,也瞄上了……他們或是為了進行企業轉型,或是在已有的優質業務增長點上在進行快速擴張。

從格力的布局來看,營收單調依賴于空調版塊,在冰箱、小家電、手機等市場的占有率較低,產品結構較為單一,而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格力集團內尚屬空白。

投資新能源汽車顯然不是董小姐頭腦發熱:去年9月,董明珠攜格力團隊入股天津一汽夏利,欲斥資50多億收購新能源汽車材料制造商長園集團股權等。最為重要的是董小姐認為新能源汽車是今后的風向。既然是今后發展的風向,為什么銀隆還是陷入了危機?

高速擴張留隱患

對于銀隆目前的困境,有人歸結為其近年來擴張速度“過猛”。公開信息顯示,僅2017年以來,銀隆就先后在約8個城市擴建或新建新能源產業園,投資總額高達700億元。

在拿到董明珠等人投資的資金后,銀隆開始加快擴張的步伐。截至目前,銀隆已經分別在成都、天津、蘭州、南京設立了產業園,總投資達285億元。同時,銀隆在長沙的基地也正在規劃,另外在安徽合肥的產能布局也初步敲定,再加上此前銀隆在廣東珠海、河北石家莊、河北武安等地的生產基地,銀隆橫跨全國的版圖正在逐步形成。按照規劃,2020年的銀隆產能目標是10萬輛。

不過,在高速擴張的同時,銀隆的業績卻并不樂觀。格力電器透露的銀隆相關經營情況顯示,2017年銀隆在營收略增的同時,凈利下滑近七成。公告顯示,未經審計,銀隆2017年營業收入為87.52億元,凈利潤為2.68億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資產總額為315.12億元,負債總額為237.67億元。

“銀隆前期步子邁得太大,如果后續不能有持續資金注入,銀隆很多項目可能會‘虎頭蛇尾’,目前銀隆很多產業園都沒有業務可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格力系進入,內部整頓開始

據媒體報道,銀隆創始人魏倉海在公司留下了一些黑洞,目前銀隆正處于“內部整頓”狀態,圍繞產品質量、供應鏈管理、生產制造等提高管理水平。

自去年年底以來,銀隆的高管層也頻繁變動。去年11月,銀隆創始人、原董事長魏銀倉辭職,與魏銀倉搭檔多年的銀隆總裁孫國華兼任公司董事長;今年3月,孫國華卸任銀隆董事長兼總裁,由銀隆第五大股東普潤資本總經理盧春泉任董事長,曾在格力任職的原銀隆副總裁賴信華任銀隆總裁。在今年4月26日格力電器的關聯交易預計公告里,銀隆的法定代表人還是盧春泉;但是,6月7日“天眼查”的網站上顯示,銀隆的法定代表人已變為賴信華。

賴信華此前為格力電器(鄭州)有限公司總經理。而包括賴信華在內的多位有格力電器背景的人士進入銀隆高管層,負責銀隆從采購、財務、品質到生產技術等核心業務。這意味著,雖然銀隆沒被收入格力電器旗下,但是“格力化”還在推進。

據龍心科技了解,河北銀隆工廠的多個車間正在放假的員工接到通知,被要求參加為期一個月的培訓,不能按時參加培訓的員工,將被默認離職。

有供應商認為,感覺銀隆現在相比之前管理更加系統化,自己不用再跟多個部門反復扯皮,但對他而言,關鍵是能否收到回款。

看得出,銀隆正在“深度改造”,這是銀隆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要付出的代價。從企業發展使命、經營理念、模式選擇,到質量控制、技術創新、制度文化、供應鏈掌控等都須重塑,才能獲得未來。

新能源汽車行業還在發展,但即使如特斯拉這樣的企業,“燒”了幾百億投資還沒有盈利,銀隆在內部整頓后能否鳳凰涅盤,恢復造血功能?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